
為了幫助各位初級藥師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及時鞏固考點,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初級藥師考試【基礎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如下:
41.除另有規(guī)定外,應檢查泄漏率、每瓶總撳數(shù)、無菌、微生物限度的劑型是
A.氣霧劑
B.顆粒劑
C.透皮貼劑
D.軟膏劑
E.膠囊劑
4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DIC 的最主要特征是
A.少量微血栓形成
B.凝血因子適當消耗
C.凝血因子被抑制
D.凝血功能紊亂
E.少量凝血物質入血
43.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平均為
A. 6%
B. 16%
C. 26%
D. 36%
E. 46%
44.應激時,血液學發(fā)生的變化不包括
A.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B.血小板增多
C.白細胞增多
D.凝血因子增多
E.血紅蛋白增多
45.噬菌體和細菌之間的關系是
A.互生
B.共生
C.拮抗
D.寄生
E.獵食
46.回收率試驗用于驗證分析方法的
A.精密度
B.準確度
C.線性
D.定量限
E.耐用性
47.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研究
A.致病因素及其作用規(guī)律的科學
B.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機制的科學
C.機體患病時組織結構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D.機體患病時細胞形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
E.疾病臨床癥狀及其治療方法的科學
48.下列哪一種情況引起的體溫升高屬于過熱
A.婦女月經前期
B.大葉性肺炎
C.劇烈運動
D.中暑
E.流行性感冒
49.引起發(fā)熱最常見的病因是
A.藥物反應
B..惡性腫瘤
C.變態(tài)反應
D.病原菌感染
E.細胞因子升高
50.腎上腺素注射液在制備時需要加抗氧劑、金屬離子絡合劑,需避光保存,原因是其分子中
A. 有叔胺結構,易被氧化
B.有苯環(huán)結構,易被氧化
C.有兒茶酚結構,易被氧化
D.有兒茶酚結構,易被水解
E.有丙醇胺結構,易被氧化
【參考答案及解析】
41.A
【解析】氣霧劑的檢查項目:泄漏率、每瓶總撳數(shù)、無菌、微生物限度等。
42.D
【解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DIC: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質入血,凝血酶增加,進而微循環(huán)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DIC 的功能代謝變化:出血、器官功能障礙、休克、貧血。DIC 時微血管內沉積的纖維蛋白網將紅細胞割裂成碎片而碎片,而引起的貧血,稱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43.B
【解析】(1)蛋白質元素組成:含氮量,平均為 16%。1 克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 每克樣品含氮克數(shù)×6.25。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分子中含堿性的氨基-NH2 和酸性的羧基-COOH,是兩性電解質。紫外吸收: 色氨酸、 酪氨酸含有共軛雙鍵,在 280nm 紫外波長處有特征性吸收峰。
(3)分子結構:一級結構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維持結構化學鍵:肽鍵二級結構:某一段肽鏈的局部空間結構,即該段肽鏈主鏈骨架原子的相對空間位置。氫鍵。基本結構形式:α-螺旋、β-折疊、β-轉角、無規(guī)卷曲。三級結構:一條多肽鏈內所有原子的空間排布。次級鍵:疏水作用力、離子鍵、氫鍵、范德華力。四級結構:亞基。氫鍵、離子鍵。
(4)蛋白質的變性是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變性的實質:空間結構的破壞,不涉及一級結構的改變。
(5)呈色反應。茚三酮反應、雙縮脲反應。
44.E
【解析】血液系統(tǒng):急性應激時,外周血白細胞增多、核左移,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增多,機體抗感染和凝血功能增強;慢性應激時,可出現(xiàn)貧血,血紅蛋白減少。
45.D
46.B
47.B
【解析】病理生理學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機制,機體功能和代謝的變化和原理,探討疾病的本質。
48.D。
【解析】
(1)病理性體溫升高
①發(fā)熱。由于細菌等致熱原作用,體溫調節(jié)點上移而引起調節(jié)體溫升高。
②過熱。又稱非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由于體溫調節(jié)障礙(如體溫調節(jié)中樞損傷),或散熱障礙(皮膚魚鱗病和環(huán)境高溫所致的中暑等)及產熱器官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調節(jié)點未變,被動性體溫升高。
(2)生理性體溫升高: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心理性應激。
肺炎和流行性感冒屬于發(fā)熱。婦女月經前期和劇烈運動屬于生理性體溫升高。中暑屬于過熱。
49.D
50.C
【解析】腎上腺素:兒茶酚結構(鄰苯二酚),酚羥基為還原性基團,容易被氧化變色呈紅色。兒茶酚胺:酚羥基、氨基,酸堿兩性。
推薦閱讀:
重點!藥士\藥師\主管藥師考試【專業(yè)知識】高頻考點小結!
以上“初級藥師考試【基礎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41-50)”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