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med66_yaoshi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知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藥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 考試大綱 > 中藥大綱 > 中藥二大綱 > 中藥鑒定考試大綱
摸底測試

中藥鑒定學:復習總結

2005-01-20 00:00 來源:
打印
字體:

總      論

    一、中藥鑒定學的定義:研究和鑒定中藥的品種和質量,制訂中藥質量標準,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應用學科

    二、中藥鑒定學的研究方法和內容是:在繼承祖國醫(yī)藥學遺產和傳統(tǒng)鑒別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系統(tǒng)地整理和研究中藥的歷史、來源、品種形態(tài)、性狀、顯微特征、理化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建立規(guī)范化的質量標準以及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三、中藥鑒定學的研究對象:中藥。     中藥包括:中藥材、飲片和中成藥。

    四、中藥鑒定學的任務是

    1、考證和整理中藥品種,發(fā)掘祖國藥學遺產

    2、鑒定中藥真?zhèn)蝺?yōu)劣,確保中藥質量

    3、研究和制定中藥規(guī)范化質量標準

    4、尋找和擴大新藥源

    五、中藥品種與質量的關系:中藥的品種問題直接關系到中藥的質量,品種正確是保證中藥質量的前提。

    六、造成中藥品種混亂和復雜的原因:

    1、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現象普遍存在

    2、本草記載不祥,造成后世品種混亂

    3、有的品種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品種發(fā)生了變遷

    4、一藥多基原情況較為普遍

    七、解決中藥品種混亂和復雜問題及發(fā)掘祖國藥學遺產的途徑:

    1、通過對中藥商品調查和中藥資源普查,結合本草考證,明確正品和主流品種,力求達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2、研究不同歷史時期藥物品種的變遷情況,正確繼承古人藥材生產和用藥經驗

    3、開展古方藥物的品種考證

    4、對一些道地藥材進行品種考證

    5、本草考證有助于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6、通過本草考證與現今藥材品種調查相結合,能糾正歷史的錯誤,發(fā)掘出新品種

    八、中藥真?zhèn)蝺?yōu)劣、正品與偽品的含義:真、偽、優(yōu)、劣即指中藥品種的真假和質量的好壞?!罢妗?,即正品,凡是國家藥品標準所收載的中藥均為正品; “偽”,即偽品,凡是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規(guī)定中藥的品種以及非藥品冒充中藥或以它種藥品冒充正品的均為偽品。 “優(yōu)”,即質量優(yōu)良,是指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質量規(guī)定的各項指標的中藥; “劣”,即劣藥,是指不符合國家藥品質量規(guī)定的中藥

    中藥材出現偽品、混淆品或摻偽品的原因:

    1、誤種、誤采、誤收、誤售、誤用

    2、一些名稱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種之間產生混亂。

    3、個別人有意造假,以假充真

    九、影響中藥質量的因素:

    1、栽培條件

    2、采收加工

    3、產地

    4、貯藏時間

    5、運輸

    6、非藥用部位超標

    7、人為參假

    8、個別藥材經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場中藥質量的優(yōu)劣主要取決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質的含量。對中藥質量的科學評價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穩(wěn)定性、安全性為指標對中藥質量的評價方法有:藥效學、免疫活性、化學模式識別結合藥效學、質紋圖譜等方法

    目前《中國藥典》對中成藥鑒定常用的鑒別方法是:顯微鑒定

    十、制定中藥規(guī)范化質量標準的原則和要求:制定質量標準應充分體現“安全有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中藥質量標準包括中藥材、飲片和中成藥的質量標準,要求中藥的來源和處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生產工藝要固定,臨床療效要確定,對有害物質要限量檢查,對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質群有定性鑒別和含量測定等

    十一、我國中藥資源和資源保護的基本情況

    1、中藥的資源包括藥用植物、動物和礦物資源

    2、傳統(tǒng)中藥約1200種,其中常用中藥約500種,民族藥1500~2000種

    3、全國的道地藥材有約200種:四川(黃連、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肅(當歸、大黃);寧夏(枸杞子);內蒙古(黃芪);吉林(鹿茸、人參);遼寧(細辛、五味子);山西(黨參);河南(地黃、牛膝);山東(北沙參、金銀花);江蘇(薄荷);安徽(牡丹皮);浙江(玄參、浙貝母);福建(澤瀉);廣東(砂仁);廣西(蛤蚧)

    4、資源保護:2002年發(fā)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中藥材GAP),并從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大力發(fā)展優(yōu)質道地藥材生產及野生珍稀或瀕危動植物藥材野生變家種、家養(yǎng),可使中藥資源永續(xù)利用

    十二、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途徑:

    1、進行全國性藥源普查,尋找新的中藥資源

    2、根據生物的親緣關系尋找新藥源

    3、從民族藥或民間藥中尋找新藥源

    4、以有效成分為線索,尋找和擴大新藥源。

    5、以藥理篩選結合臨床療效尋找和擴大新藥源

    6、從古本草中尋找或探索老藥新用途

    7、以新技術、新方法擴大新藥源

    十三、歷代主要本草著作


歷代主要本草著作 成書年代 著者 載藥數  主要特點
《神農本草經》  西漢時期 365種 分上、中、下三品,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藥物知識,為我國已知最早的藥物學專著。
《本草經集注》  梁代 陶弘景 730種 為最早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類,并記載了火燒試驗,對光照視的鑒別方法。
《新修本草》 唐代

李勣

蘇敬

850種 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家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頒布的藥典)。出現了圖文鑒定的方法。
《圖經本草》 蘇頌 為我國最早的版印墨線藥圖,為后世本草圖說的范本,為現今本草考證的重要參考書之一
《證類本草》 宋代 唐慎微 1746種 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本草,為研究古代藥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本草綱目》 明代 李時珍 1892種 對中藥學貢獻最大,是我國十六世紀以前醫(yī)藥成就的大總結,成為世界性的重要藥學文獻之一,本書按藥物自然屬性作為分類基礎。
《本草綱目拾遺》 清代 趙學敏 921種 拾遺補正《本草綱目》
《晶珠本草》 清代 蒂瑪爾-丹增嘉措 2294種 載青海、西藏東部、四川西部藥材2294種,是歷代收集藏藥最多的典籍
《植物名實圖考》 清代 吳其濬 1714種 植物學方面科學價值較高的著作,考證藥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十四、近代中藥鑒定學的發(fā)展:1934年趙燏黃、徐伯鋆等編著了我國第一本《生藥學》上編,葉三多1937年編寫《生藥學》下編

    1、中醫(yī)學院的建立和中醫(yī)鑒定學的誕生

    我國在1956年建立了四所中醫(yī)學院。1959年開始,各學校相繼成立了中藥系。1964年就開設了具有中藥特色的《中藥材鑒定學》?!吨兴庤b定學》教材先后已出版了五次。

    2、國家為中藥鑒定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近50年來《中國藥典》先后出版了七版。

    3、中藥鑒定研究方法和技術不斷提高:

    (1)本草考證

    (2)基原鑒定

    (3)性狀鑒定

    (4)顯微鑒定

    (5)理化鑒定

    十五、中藥的采收

    1、采收與中藥質量的關系:

    (1)中藥品質的好壞,決定于有效物質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質的高低與產地、采收時間、采收方法有著密切關系

    (2)確定適宜的采收期,必須把有效成分的累積動態(tài)與藥用部位的產量變化結合起來考慮。

    2、各類中藥的一般采收原則(以植物藥為例):

    ① 根及根莖類:秋、冬季采收。

    ②莖木類:秋、冬季采。

    ③皮類:春末夏初采收。

    ④ 葉類: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

    ⑤ 花:含苞待放時或在花初開時采收或花盛開時采。

    ⑥果實類: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時采收;種子類:在果實成熟時采收。

    ⑦全草類:在莖葉茂盛時采割。

    十六、中藥的產地加工

    1、中藥產地加工的目的

    1 促使鮮藥材干燥,

    2 符合醫(yī)療應用要求和商品規(guī)格,

    3 以保證藥材質量,便于包裝、貯藏、運輸。

    要求:達到形體完整,含水分適度、色澤好、香氣散失少、不變味、有效物質損失少

    2、常見的加工方法有:

    ①揀、洗:新鮮藥材去泥沙雜質技非藥用部位

    ② 切片:大的根及根莖、堅硬的藤木類和肉質的果實類趁鮮切成快片,以利干燥

    ③蒸、煮、燙

    ④熏硫 :使藥材色澤潔白,防止霉變,如山藥、白芷、川貝母

    ⑤發(fā)汗:藥材在加工中為了促使變色,增強氣味或減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將藥材堆積放置,使其發(fā)熱,“回潮”,內部水分向外揮散,稱為發(fā)汗。如厚樸、杜仲、玄參、續(xù)斷、茯苓

    ⑥干燥:目的:除去新鮮藥材中大量水分、避免發(fā)霉、變色、蟲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破壞,保證藥材質量,利于貯藏。方法:(曬干、烘干、陰干),《中國藥典》規(guī)定如下:凡烘干、曬干、陰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較高溫度烘干的,則用“曬干”或“低溫干燥”表示(不超過60oC);烘干、曬干均不適宜的,用“陰干”或“曬干”表示

    十七、中藥的貯藏

    1、中藥貯藏中常見的變質現象:

    ①蟲蛀

    ②生霉

    ③變色

    ④走油:指某些含油藥材在儲藏不當時油分向外溢出,或藥材在受潮、變色、變質后表面呈現油樣物質的變化稱為“走油”(如柏子仁、麥冬、天冬、枸杞子)  ⑤風化(芒硝、明礬、膽礬)

    ⑥自燃(柏子仁、海金沙、紫蘇子、菊花、紅花)

    ⑦有效成分自然分解或起化學變化(貫眾、樟腦、冰片)。

    2、中藥的貯藏和防治變質的方法:

    (1)倉庫的管理:貯藏的方法可根據藥材的特性分類保管:

    ①劇毒藥與非毒性藥材分開,專人管理。

    ②容易吸濕霉變的藥材注意通風干燥。

    ③容易自燃的藥材不能堆垛太高,應特別注意通風干燥

    ④含淀粉、蛋白質、糖類等易蟲蛀的藥材,應貯存于容器中

    ⑤貴重藥材應與一般藥材分開,專人管理。

    ⑥有效成分不穩(wěn)定的不能久儲

    (2)儲藏方法:

    ①經驗貯藏

    ②冷藏

    ③高溫處理

    ④化學藥劑處理

    ⑤氣調貯藏(氣調養(yǎng)護)

    ⑥除氧劑密封儲存

    ⑦60鈷輻射滅菌。

    十八、中藥拉丁名組成原則:由前面的藥用部位名(用第一格)和后面的藥名(用第二格)組成。

    十九、中藥的鑒定

    依據:《中國藥典》和《部頒藥品標準》

    取樣方法

    1、從同批藥材包件中抽取鑒定用樣品的原則

    (1)藥材總包件數在100件以下的,取樣5件

    (2)100-1000件,按5%取樣

    (3)超過1000件的,超過部分按1%取樣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樣

    (5)貴重藥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

    2、破碎或粉末裝藥材的取樣:每一包件的取樣量一般按下列規(guī)定:

    (1)一般藥材10~500g

    (2)粉末狀藥材25g

    (3)貴重藥材5~10g

    (4)個大的藥材,根據實際情況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試品

    3、中藥鑒定中平均樣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實驗所需用量的3倍,留樣的保存期至少一年

    (三)《中國藥典》中規(guī)定“精密稱定”系指被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規(guī)定“稱定”時,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規(guī)定“精密量取”時,是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規(guī)定“量取”時,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體積的有效數位選用量具。

    中藥檢定包括“性狀”、“鑒別”、“檢查”、“浸出物測定”、“含量測定”等

    1.“性狀” 系指藥材的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征、質地、斷面(折斷面或切斷面)特征及氣味等

    2.“鑒別”系指鑒定藥材真實性的方法,包括經驗鑒別、顯微鑒別和理化鑒別。

    3.“檢查”系指對藥材純度進行測定的方法,包括水分、灰分、雜質等檢查。

    (1)中藥的雜質是指

    ①來源與規(guī)定相同,但其性狀或部位與規(guī)定不符

    ②來源與規(guī)定不同的物質

    ③無機雜質,如砂石、泥塊、塵土。

    (2)水分測定方法及適用對象

    ①第一法(烘干法);適用于不含或少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品,(干燥溫度為100-105℃)。

    ②第二法(甲苯法):適用于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品。

    ③第三法(減壓干燥法):適于含有揮發(fā)性成分的貴重藥材,干燥劑為新鮮五氧化二磷

    ④第四法(氣相色譜法)

    (3)灰分測定法

    ①總灰分測定法:樣品過2號篩,溫度在500-600℃

    ②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用無灰濾紙過濾)

    (五)中藥鑒定的一般程序(1、取樣 2、鑒定  3、檢驗記錄及檢驗報告書)

    1、 取樣:樣品的來源包括抽檢與送檢兩樣。所取樣品應具有代表性、均勻性、并留樣保存

    2、鑒定:

    (1)中藥品種(真、偽)的鑒定 :包括原植(動、礦)物的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及生物鑒定等

    (2)中藥質量(優(yōu)、劣)的鑒定:包括①中藥純度的檢查[雜質、水分、灰分(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屬、砷鹽、農藥殘留量] ②中藥質量優(yōu)良度的檢定(包括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3、檢驗記錄及檢驗報告書

    1、檢驗記錄:是出具報告書的原始依據,應做到記錄原始、數據真實、字跡清楚、資料完整

    2、檢驗報告書:是對藥品質量做出的技術鑒定,包括鑒定的依據、試驗內容、結果、結論及處理意見等

    (六)中藥鑒定的方法有:來源鑒定(原植物、原動物和礦物)、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新技術和新方法等方法。

    1、來源鑒定(以植物藥為例)的步驟:①觀察植物形態(tài)     ②核對文獻     ③核對標本

    2、性狀鑒定 ①特點:簡單、易行、迅速。 ②內容: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氣、味;水試、火試。(形狀:黨參根頭部稱“獅子頭”、款冬花形如“火炬頭”、海馬外形“馬頭蛇尾瓦楞身”;大小;顏色:丹參色紅、黃連色黃、紫草色紫、熟地黃色黑;表面特征:白介子表面光滑、紫蘇子表面有網狀文理、海桐皮表面有釘刺、合歡皮的皮孔棕紅色橢圓形、8辛夷表面被灰白色有光澤的長絨毛;質地;斷面特征:“菊花心”——黃芪、甘草,“車輪紋”——防己,“朱砂點”——茅蒼術,“星點”——大黃,“云錦狀花紋”——何首烏;氣:阿魏——蒜樣臭氣,檀香、麝香——特異芳香氣;味:烏梅、木瓜、山楂——味酸,黃連、黃柏——味苦,甘草、黨參——味甜;水試:紅花加水浸泡,水液染成金黃色,秦皮水浸液日光下呈碧藍色熒光,蘇木投熱水中,水呈鮮艷的桃紅色,小通草遇水表面顯黏性,熊膽粉末入清水中,在水面上旋轉并呈黃線下沉而不擴散;火試:麝香火燒有輕微的爆鳴聲,起油點似珠、濃香四溢、灰燼白色;海金沙易點燃并產生爆鳴聲及閃光)

    3、顯微鑒定法

    [1]顯微制片方法:

    (1)橫切片或縱切片

    (2)表面制片

    (3)粉末制片

    (4)解離組織片包括:

    ①氫氧化鉀法:適用于樣品中薄壁組織占大部分,木化組織少或分散存在。

    ②硝鉻酸或氯酸鉀法:適用于樣品堅硬,木化組織較多或集成較大群束。

    (5)花粉粒與孢子制片

    (6)礦物藥磨片

    (7)鑒別由粉末藥材制成的中成藥

    [2]細胞壁性質的鑒別

    ①木質化細胞壁:加間苯三酚及鹽酸,顯紅色或紫紅色。

    ②木栓化或角質化細胞壁:加蘇丹Ⅲ試液顯橘紅色至紅色

    ③纖維素細胞壁:加氯化鋅碘試液顯藍色或紫色

    ④硅質化細胞壁:加硫酸無變化。

    [3]細胞內含物性質的檢定:

    淀粉粒:加碘試液,顯藍色或紫色

    糊粉粒:加碘試液,顯棕色或黃棕色。加硝酸汞試液,顯磚紅色。

    脂肪油、揮發(fā)油或樹脂:加蘇丹III試液,顯橘紅色、紅色或紫紅色。

    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顯紫紅色并很快溶解。

    粘液:加釕紅試液,顯紅色。

    草酸鈣結晶:

    a.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鹽酸溶解而無氣泡發(fā)生。

    b.加硫酸溶液,逐漸溶解,片刻后析出針狀硫酸鈣結晶。

    碳酸鈣(鐘乳體)結晶:加稀鹽酸溶解,同時有氣泡發(fā)生。

    硅質:加硫酸不溶解。

    [4]顯微常數測定:如葉類氣孔數、氣孔指數、柵表比、脈島數和脈端數等

    [5]顯微鑒別時常用的試劑有:水、稀甘油、甘油醋酸、水合氯醛

    4、理化鑒別方法有:

    (1)物理常數的測定

    (2)一般理化鑒別:

    ①化學定性分析

    ②微量升華

    ③熒光分析

    ④顯微化學分析(丁香切片滴加3%氫氧化鈉的氯化鈉飽和液,油室內有針狀丁香酚鈉結晶析出、北柴胡橫切片加無水乙醇-濃硫酸1:1液,木拴層、栓內層和皮層顯黃綠色至藍綠色)

    ⑤泡沫指數和溶血指數的測定

    (3)常規(guī)檢查:①水分測定②灰分測定③膨脹度的測定④酸敗度⑤色度檢查⑥有害物質的檢查(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的檢測、有機磷農藥殘留量的檢測、黃曲霉毒素的檢查、重金屬的檢查、砷鹽檢查)

    (4)色譜法(薄層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蛋白電泳色譜法)

    (5)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

    (6)色譜-光譜聯(lián)用儀分析法

    (7)浸出物測定(用水、一定濃度的乙醇、乙醚作浸出物測定,分冷浸法和熱浸法)

    (8)揮發(fā)油含量測定:甲法-用于測定相對密度1.0以下的揮發(fā)油。乙法-用于測定相對密度1.0以上的揮發(fā)油

    5、新技術和新方法:

    (1)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

    (2)中藥指紋圖譜鑒定技術:特點—— ①通過指紋圖譜的特征性,能有效地鑒別樣品的真?zhèn)位虍a地②通過指紋圖譜主要特征峰的面積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地控制樣品的質量,確保樣品質量的相對穩(wěn)定。

    (3)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

執(zhí)業(yè)藥師題庫

  • 距2025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還有?
執(zhí)業(yè)藥師公眾號
關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 輔導課程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備考方案,供你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執(zhí)業(yè)藥師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50-199
復購¥40-159.2
查看詳情
 執(zhí)業(yè)藥師正保醫(yī)學題庫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執(zhí)業(yè)藥師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圖書/資料
  • 精品圖書
  • 免費資料
  • · 考點回顧
  • · 考情分析
  • · 備考建議
  • · 思維導圖
  • · 基礎測評
  • · 高頻考點
立即領取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