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應用涉及權(quán)限:查看權(quán)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med66_yaoshi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guān)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知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藥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guān)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 輔導精華
25年招生方案

2007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考點匯總與解析-中藥綜合技能(3)

2007-08-04 16:50 來源:
打印
字體:

  ☆ ☆☆☆考點61:問汗

  1.表證辨汗:可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質(zhì)和正氣的盛衰。表證無汗,多屬外感寒邪,如傷寒表實證之類。表證有汗,多屬外感風邪,如太陽中風證之類。

  2.自汗:經(jīng)常汗出不止,活動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氣虛衛(wèi)陽不固所致。

  3.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后則汗止的是盜汗,多因陰虛而致。

  4.大汗:汗出蒸蒸,并見高熱不已,煩渴飲冷,脈洪大等癥,是為陽熱內(nèi)盛迫汗外泄的實熱證。若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氣弱、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癥,則為陽氣將絕,元氣欲脫,津隨氣泄的危候,故稱為"絕汗",又稱"脫汗".

  5.戰(zhàn)汗:先見全身戰(zhàn)栗,幾經(jīng)掙扎,而繼之汗出的是戰(zhàn)汗,是邪正相爭,病變發(fā)展的轉(zhuǎn)折點。

  6.頭汗:汗出僅限于頭部,多由上焦邪熱,或中焦?jié)駸嵊粽羲隆?/P>

  7.半身汗:半側(cè)身體出汗,或見于左側(cè),或見于右側(cè),或見于上半身,或見于下半身,統(tǒng)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jīng)脈,或營衛(wèi)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

  8.手足心汗:若汗出過多,又兼見口干咽燥,便秘尿黃,脈細等,則為陰經(jīng)郁熱熏蒸所致,以手足心為手厥陰、足少陰經(jīng)脈所過之處。汗出過多,獨見于心胸部,多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所致。

  ☆ ☆☆☆考點62:疼痛的性質(zhì)

  1.脹痛:在很多部位中都可以出現(xiàn),以胸脘、腹部為最多。脹而且痛者多是氣滯。

  2.重痛: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覺稱為重痛,多見于頭部、四肢及腰部,多因濕邪困遏氣血所致。

  3.刺痛:疼痛如針刺的稱為刺痛,是瘀血疼痛的特點之一,以胸脅、少腹、小腹、胃脘部出現(xiàn)為多。

  4.絞痛:痛如絞割的稱為絞痛,多因有形實邪閉阻氣機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蟲上竄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

  5.灼痛:痛有灼熱感而喜涼為灼痛,常見于兩肋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竄絡,或陰虛陽熱亢盛所致。

  6.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為冷痛,常見于頭、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絡或為陽氣不足,臟腑、經(jīng)絡不得溫養(yǎng)而成。

  7.隱痛:疼痛并不劇烈,可以忍耐,卻綿綿不休,持續(xù)時間較長,一般多是氣血不足,陰寒內(nèi)生,氣血運行滯澀而成,多見于頭、脘、腹、腰部的虛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牽引而痛,即為掣痛,多由筋脈失養(yǎng)或阻滯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與肝病有關(guān)。

  ☆☆☆☆☆考點63:問飲食口味

  1.口渴與飲水:反映人體津液的盛衰及輸布狀況。口渴多飲,常見于熱證;大渴喜冷飲,為熱盛傷津;渴喜熱飲,飲量不多或口渴欲飲,水入即吐,小便 不利,多為痰飲內(nèi)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證;口渴而不多飲,常見于急性熱病,多屬熱入營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見于瘀血;大渴引飲,小便量多,是為消 渴。

  2.食欲與食量:用于判斷病體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預后轉(zhuǎn)歸。食欲減退或不欲食,胃納呆滯,多是脾胃功能失常的表現(xiàn)。若食少見于久病,兼有面色萎 黃、形瘦、倦怠等癥者,屬脾胃虛弱;而食少伴有胸悶、腹脹、肢體困重、舌苔厚膩者,多是脾濕不運。厭惡食物或惡聞食臭,即為厭食,又稱"惡食",多見于傷 食。食欲過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饑餓者,為消谷善饑,往往身體反見消瘦,這是胃火熾盛,腐熟太過所致;有饑餓感,但不想吃,或進食不多者,稱為饑不欲食, 多因胃陰不足,虛火上擾所致;嗜食生米、泥土等異物,尤多見于小兒,往往是蟲積的征象。疾病過程中,食量漸增,表示胃氣漸復;食量漸減,常是脾胃功能衰退 的表現(xiàn)。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突然反而暴食,這是中焦脾胃之氣將絕的征象,稱為"除中".

  3.口味:口苦,多見于熱證,特別是常見于肝膽實熱的病變;口甜而膩,多屬脾胃濕熱;口中泛酸,多為肝胃蘊熱;口中酸餿,多為食積內(nèi)停;口淡乏味,常見于脾虛不運。

  ☆ 考點64:正常脈象

  正常脈象,又稱"平脈"或"常脈".平脈的至數(shù)是一呼一吸即一息脈來四至,脈象和緩有力、從容有節(jié)、不快不慢。并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有 相應的正常變化。脈學中認為,平脈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有神",即脈象和緩有力;二是"有胃"(胃氣),即脈來去從容而節(jié)律一致;三是"有根",在尺部 沉取,仍有一種從容不迫應指有力的氣象。

  有的人,脈不見于寸口部,而從尺部斜向手背,名"斜飛脈";若顯現(xiàn)于寸口的背側(cè),名"反關(guān)脈",均是橈動脈解剖部位的異常,屬于生理變異的脈位,不作病脈論。

  ☆ ☆考點65:表里辨證

  表里辨證是辨別病變部位和病勢趨向的一種辨證方法。一般地說,病在皮毛、肌腠,部位淺在者屬表證;病在臟腑、血脈、骨髓,部位深在者屬里證。

  1.表證:是病位淺在肌膚的一類證候。一般是指六淫之邪從皮毛、口鼻侵入人體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階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點。

  臨床表現(xiàn):以發(fā)熱惡寒(或惡風),舌苔薄白,脈浮為主。常兼見頭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癥狀。

  治法:辛散解表。

  2.里證:是病位深在于內(nèi)(臟腑、氣血、骨髓等)的一類證候。它是與表證相對而言的。概括地說,凡非表證的一切證候皆屬里證。

  治法:多種多樣,可用"和里"加以概括。

  ☆ ☆☆考點66:寒熱辨證

  寒熱,是辨證疾病性質(zhì)的兩個綱領(lǐng)。寒證是機體陽氣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現(xiàn)的證候,熱證是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所表現(xiàn)的證候。

  1.寒證:是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機體的功能活動衰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常見惡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肢冷踡臥、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潤滑、脈遲或緊等癥狀。

  治法:溫以祛寒。

  2.熱證:多由外感火熱之邪,或因七情過激,郁而化火;或飲食不節(jié),積蓄為熱;或房室勞倦,劫奪陰精,陰虛陽亢,或陽盛陰虛,表現(xiàn)為機體的功能活動亢進的證候。

  臨床表現(xiàn):多見發(fā)熱喜涼,口渴飲冷,面紅目赤,煩躁不寧,小便短赤,大便燥結(jié),舌紅苔黃而干燥,脈數(shù)等癥狀。

  治法:清熱瀉火(或清熱養(yǎng)陰)。

  ☆ ☆☆☆考點67:虛實辨證

  虛實辨證,是分析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lǐng)。虛證是由正氣不足所表現(xiàn)的證候。實證是由邪氣過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1.虛證:為人體正氣不足所表現(xiàn)的證候。虛證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養(yǎng)兩個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調(diào)養(yǎng)為主。

  臨床表現(xiàn):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氣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煩熱,自汗盜汗,大便滑脫,小便失禁,舌上少苔無苔,脈虛無力等。

  治法:補虛扶正(溫陽益氣、養(yǎng)血滋陰)。

  (1)陰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形體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熱,五心煩熱,兩顴潮紅,盜汗,舌紅絳無苔或少苔,脈細數(shù)。

 ?。?)亡陰證的臨床表現(xiàn):汗出而熱,口舌干燥,齒燥,唇干焦裂,目窠深陷,肌熱,手足溫,煩躁不安,舌質(zhì)紅絳而干焦,脈數(shù)疾無力。

 ?。?)陽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面色 白,少氣懶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泄,或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或弱。

 ?。?)亡陽證的臨床表現(xiàn):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志模糊或神昏,舌淡白而潤,脈微欲絕。

  2.實證:是由邪氣過盛所反映出來的一類證候。形成原因:一是外邪侵入人體;二是由于內(nèi)臟功能失調(diào),代謝障礙,以致痰飲、水濕、瘀血等病理產(chǎn)物停留在體內(nèi)所致。

  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發(fā)熱,腹脹痛拒按,胸悶煩躁甚至神昏譫語,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脈實有力,舌苔厚膩等。

  治法:瀉實祛邪。

  ☆ ☆考點68:氣病的辨證

  1.氣虛證:是臟腑功能衰退所表現(xiàn)的證候。常由久病,年老體弱,飲食失調(diào)等因素所致。

  臨床表現(xiàn):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動時諸癥加劇。舌淡,脈虛無力。

  治法:補氣。

  2.氣陷證:常為氣虛病變的一種,以氣的無力升舉為其主要特征。

  臨床表現(xiàn):頭目昏花,少氣倦怠,腹部有墜脹感,脫肛或子宮脫垂等。舌淡苔白,脈弱。

  治法:益氣升提。

  3.氣滯證:是指人體某一部分或某一臟腑氣機阻滯,運行不暢所表現(xiàn)的證候。常由情志不舒,飲食失調(diào),感受外邪,或用力努傷、閃挫等因素引起。

  臨床表現(xiàn):悶脹、疼痛。

  治法:行氣。

  4.氣逆證:是指氣機升降失常,氣上逆不順。一般多指肺胃之氣上逆以及肝氣升發(fā)太過所致的肝氣上逆的病理變化。

  臨床表現(xiàn):肺氣上逆的主要特點為咳嗽喘息。胃氣上逆,則見呃逆、噯氣、惡心嘔吐。肝氣升發(fā)太過,則見頭痛、眩暈、昏厥、嘔血等。

  治法:降氣鎮(zhèn)逆。

  ☆ ☆☆☆考點69:血病的辨證

  1.血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fā)麻,婦女經(jīng)行量少、愆期甚或經(jīng)閉,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治法:補血。

  2.血瘀證的臨床表現(xiàn):腫塊疼痛拒按,痛處不移,舌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治法:活血。

  3.血瘀兼氣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身倦乏力,少氣自汗,疼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等。治法:補氣行血。

  4.血瘀兼血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頭暈眼花、心悸失眠,舌淡有瘀斑,脈細澀,或見腫塊疼痛拒按,痛處不移。治法:養(yǎng)血活血。

  5.寒客血脈證的臨床表現(xiàn):疼痛喜暖,得暖痛減,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脈沉遲澀。婦女常見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經(jīng)衍期,色暗淡有血塊等。治法:溫經(jīng)活血。

  6.血熱搏結(jié)證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常見疼痛喜冷,發(fā)熱,或見出血,或有腫塊,脈數(shù),舌暗紅等。治法:血熱互結(jié)于腸胃者,治宜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熱入血室者,治宜和解透達、清熱活血;熱灼血枯者,治宜清熱緩中、祛瘀生新。

  7.血熱證的臨床表現(xiàn):心煩,或躁擾發(fā)狂,口干不喜飲,身熱,以夜間為甚,脈細數(shù),舌紅絳,或見各種出血證,婦女月經(jīng)前期、量多等。治法:清熱涼血。

  ☆ ☆☆☆考點70:氣血同病的辨證

  1.氣血兩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脈細弱等。治法:氣血兩補。

  2.氣虛失血證的臨床表現(xiàn):出血的同時,見有氣短,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軟弱細微、舌淡等氣虛的癥狀。治法:補氣以引血歸經(jīng)。

  3.氣滯血瘀證的臨床表現(xiàn):胸脅脹滿,走竄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見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婦女還可見月經(jīng)閉止,或痛經(jīng)、經(jīng)色紫暗有塊,乳房脹痛等癥狀。治法:行氣活血。

  4.氣隨血脫證的臨床表現(xiàn):大量出血的同時見面色 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暈厥,脈微細等。治法:根據(jù)血脫先益氣的原則,急宜補氣以固脫。方如獨參湯、當歸補血湯等。

  ☆☆☆☆考點71:心病辨證-虛證

  1.心氣虛與心陽虛的臨床表現(xiàn):心陽虛與心氣虛的共有癥狀是:心悸,氣短,自汗,活動或勞累后加重。

 ?。?)心氣虛的主要脈癥:除上述癥狀外,兼見面色 白,體倦乏力,舌質(zhì)淡,舌體胖嫩,苔白,脈虛。

  (2)心陽虛的主要脈癥:除上述癥狀外,兼見形寒肢冷,心胸憋悶,面色蒼白,舌淡或紫暗,脈細弱或結(jié)代。

 ?。?)心陽虛脫的主要脈癥:除有心陽虛的癥狀外,兼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脈微欲絕。

  治法:心氣虛宜補益心氣,心陽虛宜溫通心陽。若心陽虛脫,則應回陽救逆。

  2.心血虛與心陰虛的臨床表現(xiàn):心血虛與心陰虛的共同癥狀是:心悸,心煩,易驚,失眠,健忘。

  (1)心血虛的主要脈癥:除上述癥狀外,兼見眩暈,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

 ?。?)心陰虛的主要脈癥:除上述癥狀外,兼見低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干,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治法:血虛宜養(yǎng)心血,安心神。心陰虛則宜滋養(yǎng)心陰,安神定志。[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

  ☆考點72:心病辨證-實證

  1.心火亢盛的臨床表現(xiàn):心中煩熱,急躁失眠,口舌糜爛疼痛,口渴,舌紅,脈數(shù),甚則發(fā)生吐血、衄血。治法:清瀉心火。

  2.心血瘀阻的臨床表現(xiàn):心悸,心前區(qū)刺痛或悶痛,并常引臂內(nèi)側(cè)疼痛,尤以左臂痛厥為多見,一般痛勢較劇,時作時止,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質(zhì)暗紅,或見紫色斑點,苔少,脈微細或澀。治法:通陽化瘀。

  ☆ 考點73:肺病辨證-虛證

  1.肺氣虛的臨床表現(xiàn):咳喘無力,氣短懶言,聲音低微,或語言斷續(xù)無力,稍一用力則氣吁而喘,周身乏力,自汗出,面色 白,舌質(zhì)淡嫩,脈虛弱等。治法:補益肺氣。

  2.肺陰虛的臨床表現(xiàn):咳嗽較重,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癢,或聲音嘶啞,身體消瘦,舌紅少津,脈細無力。陰虛火旺還可見咳痰帶血,干渴思飲,午后發(fā)熱,盜汗,兩顴發(fā)紅,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治法:滋養(yǎng)肺陰。

  ☆ ☆考點74:脾病辨證-虛證

  1.脾氣虛

 ?。?)脾不健運的臨床表現(xiàn):食納減少,食后作脹,或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大便溏瀉,時息時發(fā)。并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嫩,苔白,脈緩弱。治法:益氣健脾。

  (2)脾虛下陷的臨床表現(xiàn):子宮脫垂,脫肛,胃下垂,慢性腹瀉,并見食納減少,食后作脹,少腹下墜,體倦少氣,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虛。治法:補脾益氣。

 ?。?)脾不統(tǒng)血的臨床表現(xiàn):面色蒼白或萎黃,飲食減少,倦怠無力,氣短,肌衄,便血以及婦女月經(jīng)過多,或崩漏。舌質(zhì)淡,脈細弱。治法:溫脾補虛,益氣攝血。

  2.脾陽虛的臨床表現(xiàn):在脾不健運癥狀的基礎(chǔ)上,同時出現(xiàn)腹中冷痛,腹?jié)M時減、得溫則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溫,氣怯形寒。婦女則見白帶清稀,小腹下墜,腰酸沉等癥。脈沉遲而舌淡苔白。治法:溫中健脾。

  ☆ ☆考點75:脾病辨證-實證

  1.寒濕困脾的臨床表現(xiàn):脘腹脹滿,頭身困重,食納減少,泛惡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婦女帶下。舌苔白膩或厚,脈遲緩而濡。治法:溫中化濕。

  2.脾胃濕熱的臨床表現(xiàn):面目皮膚發(fā)黃,鮮明如橘色,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厭惡油膩,惡心嘔吐,體倦身重,發(fā)熱,口苦,尿少而黃。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法:清利濕熱。

  ☆☆☆☆考點76:肝病辨證-實證

  1.肝氣郁結(jié)的臨床表現(xiàn):脅肋脹痛,胸悶不舒,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飲食?;蛞娍诳嗌茋I,頭目眩暈。脈弦,舌苔白滑。在婦女則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或經(jīng)前乳房作脹等癥。治法:疏肝解郁。

  2.肝陽上亢的臨床表現(xiàn):頭痛、頭脹、眩暈,時輕時重,耳鳴耳聾,口燥咽干,兩目干澀,失眠健忘,肢麻震顫,舌紅少津,脈多弦而有力。治法:滋陰潛陽。

  3.肝火上炎的臨床表現(xiàn):頭痛眩暈,耳聾耳鳴,面紅目赤,口舌,尿黃。甚則咳皿,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法:清瀉肝火。

  4.肝膽濕熱的臨床表現(xiàn):脅肋滿悶疼痛,黃疸,小便短赤,或小便黃而渾濁。或帶下色黃腥臭,外陰瘙癢;或睪丸腫痛,紅腫灼熱。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治法:清利肝膽濕熱。

  5.肝風內(nèi)動

 ?。?)肝陽化風的臨床表現(xiàn):頭部抽掣作痛,頭暈眼花,肢麻或震顫,舌體抖動,舌紅脈弦。甚則猝然昏倒,舌強,語言不利,或半身不遂。治法:平肝息風。

 ?。?)熱極生風的臨床表現(xiàn):高熱,肢體抽搐,項強,兩眼上翻,甚則角弓反張,神志昏迷,舌紅脈弦數(shù)。治法:清熱息風。

 ?。?)血虛生風的臨床表現(xiàn):頭目眩暈,視物模糊,面色萎黃,經(jīng)常手臂發(fā)麻,或突然手足抽搐,牙關(guān)發(fā)緊,脈弦細,舌淡少苔。治法:養(yǎng)血息風。

  6.寒滯肝脈的臨床表現(xiàn):少腹脹痛,牽引睪丸,或睪丸脹大下墜,或陰囊冷縮。舌潤苔白,脈多沉弦。治法:暖肝散寒。

  ☆ 考點77:胃病辨證

  1.胃寒證的臨床表現(xiàn):胃脘疼痛,輕則綿綿不已,重則拘急劇痛,陣陣發(fā)作,遇寒則重,得熱則緩,嘔吐清水,舌苔白滑,脈沉遲或沉弦。治法:溫胃散寒。

  2.胃熱(火)證的臨床表現(xiàn):胃脘灼熱而疼痛,煩渴多飲或渴欲冷飲,消谷善饑,牙齦腫痛,口臭,泛酸嘈雜,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法:清瀉胃火。

  3.食滯胃脘的臨床表現(xiàn):脘腹脹滿,嘔吐酸腐,噯氣泛酸,或矢氣酸臭,不思飲食,大便泄瀉或秘結(jié)。舌苔厚膩,脈滑。治法:消食導滯。

  4.胃陰虛的臨床表現(xiàn):口咽發(fā)干,多以睡后明顯,不思飲食,或知饑不食,并有心煩、低熱、大便不調(diào)、干嘔作呃,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shù)。治法:滋養(yǎng)胃陰。

  ☆ ☆☆☆考點78:臟腑兼病辨證

  1.心肺氣虛的臨床表現(xiàn):久咳不已,氣短心悸,面色 白,甚者可見口唇青紫。舌淡,脈細弱。治法:補益心肺。

  2.心脾兩虛的臨床表現(xiàn):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食納減少,腹脹,大便溏瀉,倦怠乏力,舌質(zhì)淡嫩,脈細弱。治法:補益心脾。

  3.心腎不交的臨床表現(xiàn):虛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干,腰膝酸軟,多夢遺精,潮熱盜汗,小便短赤。舌紅無苔,脈細數(shù)。治法:交通心腎。

  4.肺脾兩虛的臨床表現(xiàn):久咳不已,短氣乏力,痰多清稀,食納減少,腹脹便溏,甚則足面浮腫。苔白舌淡,脈細弱。治法:補脾益肺。

  5.肝火犯肺的臨床表現(xiàn):胸脅竄痛,咳嗽陣作,甚則咳吐鮮血,性急善怒,煩熱口苦,頭眩目赤。舌苔薄,舌質(zhì)紅,脈弦數(shù)。治法:清肝瀉肺。

  6.肺腎陰虛的臨床表現(xiàn):咳嗽痰少,動則氣促,間或咯血,腰膝酸軟,消瘦,骨蒸潮熱,盜汗遺精,顴紅。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治法:滋補肺腎。

  7.肝脾不調(diào)的臨床表現(xiàn):胸脅脹痛,善太息,腹部脹滿,腸鳴,大便稀薄,矢氣多,精神抑郁,性情急躁,食納減少,舌苔白,脈弦數(shù)。治法:疏肝健脾。

  8.肝胃不和的臨床表現(xiàn):胸脅脹滿,善太息,胃脘脹滿作痛,噯氣吞酸,嘈雜或嘔惡,苔薄黃,脈弦。治法:疏肝和胃。

  9.脾腎陽虛的臨床表現(xiàn):畏寒肢冷,氣短懶言,身體倦怠,大便溏瀉或五更泄瀉,或見浮腫。甚則腹?jié)M膨脹。舌質(zhì)淡,苔白潤,脈細弱。治法:溫補脾腎。

  10.肝腎陰虛的臨床表現(xiàn):頭暈目眩,耳鳴,脅痛,腰膝酸軟,咽干,顴紅,盜汗,五心煩熱,男子或見遺精,女子或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紅無苔,脈細數(shù)。治法:滋補肝腎。

  ☆ ☆考點79:治未病的原則

  1.未病先防

 ?。?)培養(yǎng)正氣,提高抗病能力:重視精神調(diào)養(yǎng);加強身體鍛煉;注意生活起居;人工免疫。

 ?。?)消滅病邪,防止邪氣侵害:藥物殺滅病邪;講究衛(wèi)生;避免病邪侵害;防范各種外傷。

  2.既病防變

 ?。?)早期診治。

 ?。?)控制疾病的傳變。

  ☆☆☆☆☆考點80:正治與反治

  1.正治:又稱逆治,是逆其證候性質(zhì)而治的一種常用治療法則。逆,是指通過分析疾病的臨床證候,辨明疾病性質(zhì)的寒熱虛實,然后分別采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療。正治法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本質(zhì)相一致的病證。[醫(yī)學 教育網(wǎng) 搜集整 理]

  2.反治:又稱從治,是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方法。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熱因熱用:是以熱治熱,即用熱性藥物治療具有假熱癥狀的病證,適用于陰寒內(nèi)盛,格陽于外,反見熱象的真寒假熱證。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藥物治療具有假寒癥狀的病證,適用于里熱盛極,陽盛格陰,反見寒象的真熱假寒證。

 ?。?)塞因塞用:是以補開塞,即用補益藥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適用于因虛而閉阻的真虛假實證。

 ?。?)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藥物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證。

  ☆ 考點81:治標與治本

  1.急則治其標:如水臌病人,當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脹滿,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的時候,應先治療標病的腹水。大小便不利,可用利水、逐水法,待腹 水減輕,病情穩(wěn)定后,再調(diào)理肝脾,治其本病。又如大出血病人,無論屬于何種出血,均應采取應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標,待血止后,病情緩和,再治本病。再如某 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又復感外邪,當新病較急之時,亦應先治外感以治其標,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治其本。

  2.緩則治其本:如肺癆咳嗽,其本多為肺腎陰虛,故治療不應用一般的止咳法治其標,而應滋養(yǎng)肺腎之陰去治其本。又如在急性熱病中、后期傷陰,則應養(yǎng)胃滋腎等。

  3.標本兼治:是指標病本病并重,則應標本兼治。如虛人感冒,素體氣虛,反復外感,治宜益氣解表,益氣為治本,解表是治標。又如表證未解,里證又現(xiàn),則應表里雙解,亦屬標本同治。

  ☆ ☆☆☆☆考點82:扶正祛邪的運用原則

  1.扶正:適用于以正氣虛為主要矛盾,而邪氣也不盛的虛性病證。如氣虛、陽虛的病人,應采取補氣、補陽的方法治療;陰虛、血虛的病人,應采取滋陰、補血的方法治療。

  2.祛邪:適用于以邪實為主要矛盾,而正氣未衰的實性病證,如表邪盛者,宜發(fā)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滯,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

  3.扶正與祛邪兼用:適用于正虛邪實病證,而且兩者同時兼用則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會傷正。

  4.先祛邪后扶正:適用于雖然邪盛正虛,但正氣尚能耐攻,或同時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則應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證,瘀血不去,則崩漏難止,故應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補血。

  5.先扶正后祛邪適用于正虛邪實,以正虛為主的病人。由正氣過于虛弱,若兼以攻邪,則反而更傷正氣,故應先扶正而后祛邪。

  ☆☆考點83: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1.因時制宜: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氣候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即為"因時制宜".《素問o六元正紀大論》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正是這個道理。

  2.因地制宜: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即為"因地制宜".如外感風寒證,西北嚴寒地區(qū),用辛溫解表藥量較重,常用麻黃、桂枝;東南溫熱地區(qū),用辛溫解表藥量較輕,多用荊芥、防風。這也是地理氣候不同的緣故,所以治病應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根據(jù)病人年齡、性別、體質(zhì)、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叫做"因人制宜".

 ?。?)年齡:老年人生機減退,氣血虧虛,患病多虛證,或虛實夾雜,治療虛證宜補,有實邪的攻邪要慎重,用藥量應比青壯年較輕。小兒生機旺盛,但氣血未充,臟腑嬌嫩,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病情變化較快,故治小兒病,忌投峻攻,少用補益,用藥量宜輕。

 ?。?)性別:如在妊娠期,對峻下、破血、滑利、走竄傷胎或有毒藥物,當禁用或慎用。產(chǎn)后應考慮氣血虧虛及惡露情況等。

 ?。?)體質(zhì):體質(zhì)有強弱與寒熱之偏,陽盛或陰虛之體,慎用溫熱之劑;陽虛或陰盛之體,慎用寒涼傷陽之藥。

  ☆ 考點84:康復

  1.基本原則

  (1)形神共養(yǎng):養(yǎng)形重在養(yǎng)精血保胃氣,養(yǎng)神重在調(diào)神愛神。

 ?。?)調(diào)養(yǎng)氣血陰陽:調(diào)養(yǎng)氣血,調(diào)養(yǎng)陰陽,協(xié)調(diào)臟腑,疏通經(jīng)絡。

  2.常用康復療法:藥物康復法、針灸、推拿氣功康復法、體育娛樂康復法、自然康復法。

  ☆ ☆☆☆☆考點85:藏醫(yī)基礎(chǔ)知識

  1.五元學說:五元即土、水、火、風、空五種物質(zhì)元素。五元學說認為,五元各自具有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土元"沉、穩(wěn)、堅、粘",功能持載和固定, 是萬物產(chǎn)生和存在的基礎(chǔ);水元"重、寒、濕、潤",功能濕潤和聚攏,能使萬物滋潤和聚攏成形;火元"熱、輕、銳、膩",功能溫和和熟腐,能使萬物產(chǎn)生溫熱 和促使成熟;風元"輕、動、糙、燥",能使萬物運動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虛",能為萬物運動和生長提供空間。水能使土凝結(jié)不散離,水也能沖土,土能掩 水,土元與水元之間存在相依和相克關(guān)系;水能滅火,火能干水,水元與火元之間存在相克關(guān)系;風遇水吹得水更寒,遇火吹得火更烈,風元助紂為虐于水、火元; 空為土、水、火、風元的存在和運動提供空間。

  2.三因?qū)W說: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種因素。三因源于五元,"隆"與五元中的"風"相同;"赤巴"為火;"培根","培"為水,"根"為土,與水、火兩元相同。三因素依次大體相當于中醫(yī)的氣、火、津液。

  3.陰陽(寒熱)學說:《四部醫(yī)典》將太陽、月亮,火、水,熱、寒,強、弱,銳、鈍,外、內(nèi),上、下,雄、雌等許多既對立而又統(tǒng)一的概念皆概括于 陰陽兩方面之中。將一切趨于活動的、向上的、旺盛的、積極的、光亮的、溫熱的、外在的事物和現(xiàn)象都歸類于陽。將一切趨于靜止的、向下的、減退的、消極的、 陰暗的、寒涼的、內(nèi)在的事物和現(xiàn)象都歸類于陰。

  ☆☆☆☆☆考點86:藏藥理論

  1.藏藥與五元:土元為藥物生長之本源,水元為藥物生長的濕能,火元為藥物生長的熱源,風元為藥物生長的動力,空元為藥物生長提供空間,五元缺一不可。按照所含五元成分的多寡,藥物分成土性藥、水性藥、火性藥、風性藥、空性藥五大類。

  2.藥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

 ?。?)六味:甘、酸、咸、苦、辛、澀。藥物氣味由藥物中的五元所決定。土和水元生甘味;火和土元生酸味;火和水元生咸味;水和風元生苦味;火和風元生辛味;土和風元生澀味。各藥味有其自己的功能。

 ?。?)八性:重、膩、涼、鈍、輕、糙、熱、銳。藥物的八性源于五元,其中土元偏盛藥物性能則重、膩;水元偏盛藥物性能則涼、鈍;火元偏盛藥物性能則熱、銳;風元偏盛藥物性能則輕、糙。

  (3)十七效:柔、重、溫、膩、溫、寒、鈍、涼、軟、稀、燥、干、熱、輕、銳、糙、浮。十七效源于五元。其中重、穩(wěn)、溫、鈍、柔、膩六效源自五元 中的土元;熱、銳、干、輕、燥五效源自火元;涼、稀、軟三效源自水元;寒、糙、浮三效源自風元。藥效與疾病性質(zhì)兩兩相對或相反,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 考點87:藏藥配伍

  1.配伍方法:根據(jù)藥物六味、八性、十七效理論,藏醫(yī)在配方時形成按味、性、效配伍的方法。

  2.配伍原則

 ?。?)君、臣、佐、使配伍原則。

 ?。?)找溫和配伍原則。

  (3)加減原則。

  (4)寒、熱藥性分別配伍的原則。

  ☆ ☆☆考點88:藏藥的治療方法

  1.平息法:用飲食、起居和服用藥物把疾病平息于體內(nèi)。按《四部醫(yī)典》所述方劑有清熱湯54方、祛寒湯23方;清熱散58方、祛寒散66方;丸劑有清熱丸如水銀丸等,祛寒丸劑如五味青鵬丸等;還有軟膏、酥油丸、灰丹丸、硬膏、藥酒、珍寶藥方劑等。

  2.補益法:對隆病患者,體質(zhì)虛弱者、失血過多者、長期失眠者、悲傷過度者等進行滋補,補益方如大方、小方、強身方、"覺莊"方、九味雪蛙方等。

  3.消散法:服用藥物及禁食或使用清淡飲食使身體消瘦。

  4.排出法:有藥物引吐、瀉下、汗法及外治法。

  5.引吐法:服用具有催吐功能的方藥,吐出宿食、毒物和病邪,達到治療存在于上體部位的疾病,特別是培根病。主藥橐吾、刺參、錫金大戟等配以其他藥。

  6.汗法:主要方劑有四味木香湯、七珍湯等。

  7.油療法:食用動、植物油脂或外用涂擦、點滴身體特定部位。方劑有各種油脂、酥油丸等。

  8.瀉下法:內(nèi)服具有瀉下功能的方藥或灌腸,將腹內(nèi)疾病尤其是赤巴病排出體外。

  9.滴鼻法:將藥汁滴入鼻腔,藥力通過鼻黏膜吸收,滲入耳、目、頭、腦等部位達到醒腦開竅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10.利尿法:又稱脈瀉法,是服用具有收斂、擴張血管及利尿功能的方劑,將沉于深處的陳舊病邪通過各毛細血管運送到尿液,由尿道排除體外的方法。

  11.外治法:利用藥物、物理作用及外科手術(shù)等手段,從體外實施治療,通過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排除膿血,剔除腐肌等達到內(nèi)病外治的目的。

  ☆ ☆☆☆☆考點89:部分重要常用方劑簡介

  1.七十味珍珠丸的功能:開竅醒神,鎮(zhèn)驚息風,活血通絡。

  2.二十五松石丸的功能:舒肝解郁,利膽退黃,消炎解毒。

  3.二十五珊瑚丸的功能:醒腦開竅,舒筋通絡,化瘀止痛。

  4.六味安消散的功能:和胃健脾,導滯消積,潤腸通便,理氣、降脂。

  5.仁青芒覺的功能:解毒消炎,降水通淋,祛腐生肌,利尿消腫,滋補強身。

  6.仁青常覺的功能:消炎解毒,健脾和胃,活血消腫,止痛。

  7.佐珠達西的功能:疏肝健胃,消腫散結(jié),解毒止痛。

  8.七味紅花殊勝丸的功能:清熱消炎,保肝利膽,退黃止痛。

  9.五味巖精丸的功能:清肝瀉熱,利膽退黃。

  10.二十五味鬼臼丸的功能:祛風鎮(zhèn)痛,調(diào)經(jīng)止血,補氣養(yǎng)血。

  11.潔白丸的功能:健脾和胃,止痛止吐。

  12.大月晶丸的功能: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

  13.十三味鵬鳥丸的功能:消炎止痛,疏通經(jīng)絡,開竅醒神。

  14.三十五味沉香丸的功能:清瘟瀉熱,寬胸益肺,祛風通痹。

  15.十三味冥丸的功能:清熱解毒,理氣通淋,用于前列腺炎

  16.降脂丸的功能:清血除脂,用于高脂血癥。

  17.二十九味能消散的功能:祛寒化痞,消食,調(diào)肝益腎。

  18.十一味金色丸的功能:清熱解毒,化瘀,用于膽囊炎等。

  19.十味黑冰片丸的功能:溫胃消食,破積利膽。

  20.八味沉香散的功能:寧心安神。

  21.志嘎汗散的功能:清熱解毒,消炎,用于小兒流感、腦炎等。

  ☆ ☆☆☆考點90:蒙藥的概念及標準

  1.蒙藥的概念:在蒙古族醫(yī)學理論指導下配制和應用的藥物稱為蒙藥。它主要來源于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其植物藥約占70%.

  2.蒙藥的標準

  2000版《中國藥典》收載蒙藥制劑12種,專用蒙藥材4種,與中、藏及維醫(yī)交叉用藥材19O種;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1998年第一 版)收載蒙藥制劑145種,蒙藥材57種;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藏藥分冊》中記載的與藏醫(yī)交叉適用的制劑10余種,藥材40種;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維藥分冊》中 記載的與維醫(yī)交叉適用的藥材3種??傆嫹ǘ伤幹苿?67種,藥材294種(不包括炮制品種)。

執(zhí)業(yè)藥師題庫

執(zhí)業(yè)藥師公眾號
關(guān)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 輔導課程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備考方案,供你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執(zhí)業(yè)藥師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50-199
復購¥40-159.2
查看詳情
 執(zhí)業(yè)藥師正保醫(yī)學題庫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執(zhí)業(yè)藥師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