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白細胞的種類劃分”相關(guān)知識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按照體積從小到大是:淋巴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白細胞是無色有核的血細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據(jù)形態(tài)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
(1)顆粒白細胞
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活動的能力,是機體對抗入侵病菌,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細菌的最重要的防衛(wèi)系統(tǒng)。當中性粒細胞數(shù)顯著減少時,機體發(fā)生感染的機會明顯增高。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顆粒內(nèi)含有過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細胞具有趨化性,能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減輕其對機體的損害,并能對抗組織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嗜堿性粒細胞中有嗜堿性顆粒,內(nèi)含組織胺、肝素與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在抗原-抗體反應時釋放出來。
在人體的正常糞便中偶爾能見到少許白細胞,所以糞便檢查中白細胞的多少可以作為腸道是否有炎癥的一種依據(jù)。
(2)無顆粒白細胞
無顆粒白細胞無細胞質(zhì)顆粒,但有圓形細胞核,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目前認為它是巨噬細胞的前身,具有明顯的變形運動,能吞噬、清除受傷、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單核細胞還參與免疫反應,在吞噬抗原后將所攜帶的抗原決定簇轉(zhuǎn)交給淋巴細胞,誘導淋巴細胞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單核細胞也是對付細胞內(nèi)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主要細胞防衛(wèi)系統(tǒng),還具有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淋巴細胞則為具有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細胞。T淋巴細胞主要參與細胞免疫反應而B淋巴細胞參與體液免疫反應。
成年人白細胞數(shù)為每立方毫米5000~9000單位,其中中性粒細胞占0.50~0.70,嗜酸性粒細胞占0.005~0.05,嗜堿性粒細胞占0.005~0.01,單核細胞占0.03~0.08,淋巴細胞占0.20~0.40。幼兒血液中白細胞數(shù)高于成年人。不同生理狀態(tài)(如妊娠期)會引起白細胞數(shù)量的變化。有炎癥時,血中的白細胞數(shù)明顯增加。各類白細胞的防御保護作用各不相同。
- · 熒光抗體染色與結(jié)果判斷-檢驗職稱考點
- · 【考情】2023年檢驗主管技師考試考點回顧/分析-基礎知識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3年第6期
- · 脾腫大常見于血液病分別有什么?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師考試:《答疑周刊》2022年第46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士考試:《答疑周刊》2022年第36期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士考試:《答疑周刊》2022年第30期
- · 骨髓涂片檢查考點匯總!檢驗職稱考生速度查看!
- ·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考點速記及題目演練!考生速度掌握!
- ·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士考試:《答疑周刊》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