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xiàn)、體征以及輔助檢查。具體診斷標準如下:
1.臨床癥狀: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右上腹或中上腹部疼痛,疼痛可能向右側肩背部放射。常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
2.體征:體檢時可發(fā)現(xiàn)右上腹壓痛明顯,有時可觸及腫大的膽囊,Murphy征陽性(即在深吸氣時因膽囊區(qū)受壓而出現(xiàn)突然停止呼吸的現(xiàn)象)。
3.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可見白細胞計數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肝功能檢查可能顯示輕度異常,如ALT、AST等酶活性增高。
4.影像學檢查:
- 超聲波檢查是首選方法,可以觀察到膽囊壁增厚(>3mm)、膽汁淤積、結石或息肉等情況。
- 當超聲結果不明確時,可考慮進行MRI或其他影像技術進一步評估,但需注意對孕婦及胎兒的安全性。
5.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急性闌尾炎、胰腺炎等類似癥狀的其他急腹癥。
綜合上述各方面信息,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醫(yī)生可以做出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診斷。在處理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妊娠狀態(tài),選擇對母嬰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