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核細胞(mon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3-8%,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分化為髓系干細胞和粒-單系祖細胞之后進而發(fā)育為原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及單核細胞,后者逐遂可釋放至外周血中。循環(huán)血內的單核細胞并非終末細胞,它在血中的停留只是暫的,3-6天后進入組織或體腔內,可轉變?yōu)橛资杉毎?,再成熟為巨細胞。因此單核細胞與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構成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而發(fā)揮防御功能。
【原理】單核細胞具有強烈的非特異性酯酶活性,在酸性條件下,可將稀釋液中α-醋酸萘酯水解,產生α-萘酚,并與六偶氮會品紅結合成穩(wěn)定的紅煞費苦心化合物,沉積于單核細胞內,可與其他白細胞區(qū)別。因此將血液稀釋一業(yè)倍數,然后滴入計數盤,計數一定范圍內單核細胞數,即可直接求得每升血液中單核細胞數。
【參考值】(0.196±0.129)×109/L
【臨床意義】
單核細胞增多(monocytosis)
?。?)生理性增多:正常兒童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較成人稍多,平均為9%,出生后2周的嬰兒可呈生理性單核細胞增多,可達15%或更多。
(2)病理性增多: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的防御作用是通進以下3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的:①對某些病原體如EB病毒、結核桿菌、麻風桿菌、沙門菌、布魯勞動保護菌、瘧原蟲和弓形體等,均有吞噬和殺滅的作用;②能清除損傷或已死亡的細胞,在炎癥組織中迅速出現多數中性粒細胞與單核細胞,前三天中性粒細胞占優(yōu)勢,以后或更晚則以單核細胞為主,由于單核細胞和巨噬吞噬殘余的細菌和已亡的粒的細胞,使炎癥得以凈化;③處理抗原,在免疫反應的某些階段協(xié)助淋巴細胞發(fā)揮其免疫作用等。
臨床上單核細胞增多常見于:
1)某些感染:如亞急生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復期刀可見單核細胞增多;在活動性肺結核如嚴重的浸潤性的杰粒性結核時,可致血中單核細胞明顯增多,甚至呈單核細胞類白血病反應,白細胞占總數常達20×109/L以上,分類時單核細胞可達30%以上,以成熟型為主,但亦可見少數連續(xù)劇單核細胞。
2)某些血液?。毫<毎狈ΠY的恢復期,常見單核細胞一過性增多,惡性組織細胞病、淋巴瘤時可見幼單核細胞增多,成熟型亦見增多。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時除貧血,白細胞減少等之外。白細胞分類時常見核細胞增多。
2.單核細胞減少,意義不大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