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標本采集:根據(j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標本進行分離與培養(yǎng)。腸熱癥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二、三周采糞便與尿液。整個病程中骨髓分離細菌陽性率較高。食物中毒采集食物與糞便。
2.檢查方法及鑒定
?。?)分離培養(yǎng)
1)糞便:一般將糞便或肛拭直接接種于SS和麥康凱平板上,用兩種培養(yǎng)基的目的是為提高標本的陽性檢出率。
2)血液和骨髓:抽取患者血液5ml或骨髓0.5ml,立即接種于含0.5%膽鹽肉湯或葡萄糖肉湯5ml試管中進行增菌,48h將培養(yǎng)物移種到血平板和腸道鑒別培養(yǎng)基上,若有細菌生長取菌涂片革蘭染色并報告結(jié)果。對增菌培養(yǎng)物連續(xù)培養(yǎng)7天,仍無細菌生長時,則報告陰性。
3)尿液:取尿液2~3ml經(jīng)硫磺酸鹽肉湯增菌后,再接種于腸道菌選擇培養(yǎng)基或血平板上進行分離培養(yǎng),亦可將尿液離心沉淀物分離培養(yǎng)。
4)局部感染的膿液。
(2)鑒定:沙門菌屬的鑒定與志賀菌屬相同,須根據(jù)生化反應和血清學鑒定兩方面進行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1)初步鑒定:如為革蘭陰性桿菌時作氧化酶試驗,陰性時,挑取可疑菌落分別移種于KIA和MIU上。并作生化反應。以沙門菌多價診斷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
凡符合KIA:K/A、產(chǎn)氣+/-、H2S+/-、MIU:動力+、吲哚-、脲酶+,氧化酶-,觸酶+,硝酸鹽還原+,以沙門菌多價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陽性,鑒定為沙門菌屬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2)最后鑒定:沙門菌血清學鑒定主要借助于沙門菌O抗原多價血清與O、H、Vi抗原的單價因子血清。甲型副傷寒沙門菌、鼠傷寒沙門菌和傷寒沙門菌分別屬于A、B、D血清群。
?。?)血清學診斷:肥達試驗:用已知的傷寒沙門菌0、H抗原,甲乙丙副傷寒沙門菌H抗原稀釋后與被檢血清作定量凝集試驗,以檢測患者血清中抗體的含量,來判斷機體是否受沙門菌感染而導致腸熱癥并判別沙門菌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