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 > 醫(yī)學萬花筒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醫(yī)學論文結果

2015-10-22 17:14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將實驗或臨床觀察所得數據或資料進行審核,去偽存真,再對其原始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和統(tǒng)計學處理就可以得出研究的結果。結果是科研論文的核心部分,科研的成敗與否是根據結果來判斷的,結論與推論亦由結果導出。結果部分最能體現論文的學術水平和理論與實用價值。因此,對于這一部分的寫作要特別重視。結果部分的寫作要做到指標明確可靠,數據準確無誤,文字描述言簡意賅,圖表設計正確合理。

結果的具體內容取決于文章的主體。結果的內容包括記錄實驗或臨床觀察的客觀事實、測定的數據、導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圖像等等,但不同類型文章結果的內容應有不同的側重點。①如研究新診斷方法的論文,要特別注意交代試驗結果是否與公認的金標準進行獨立的“盲法”比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各多少等。②研究疾病臨床經過的論文,要特別交代是否對所有病例進行了隨訪,隨訪率有多高(一般應大于 80% ),對影響預后的外加因素有無進行調整,結果如何等。③病因學研究的文章要特別注意交代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結果的差異程度,所得結果是否出現于暴露之后等等。

未經統(tǒng)計學處理的實驗觀察記錄叫原始數據。統(tǒng)計學處理的目的是使難以理解的原始數據變得易于理解,并從原始數據的偶然性中揭示某種必然規(guī)律。因此,實驗結果的表達一般使用統(tǒng)計量而不使用原始數據,也不必將原始數據全部端出。計數資料可用相對數如百分率,但當樣本數小于 100 時,則應在百分率后加括弧,在括弧內標明反應數 / 樣本數,如 54.41% ( 37/68 )。計量資料如符合正態(tài)分布,應用均值 + 標準差(或標準誤),如呈偏態(tài)分布,一般采用中位數和全距表示。如進行前后或組間比較,應說明統(tǒng)計檢驗的值(如 t 、 u 、 F 等)和 P 值。關于統(tǒng)計學處理的具體操作詳見統(tǒng)計學專著,這里不作詳解。關于統(tǒng)計名詞及符號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B3358-82 有關“統(tǒng)計名詞及符號”的規(guī)定。

結果的表達通常通過文字、圖、表相互結合來完成。下列情況可用文字表達為主或僅用文字表達:①結果中數據較少,能作同類比較的觀測項目不多者。②以觀察形態(tài)特征為主的論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為主配合形態(tài)學圖片。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能用文字表達的內容不用列表、繪圖。已用圖表說明了的內容,不必再用文字詳述,只要強調或概括重點。文字表達主要是陳述本文取得的結果,不必強調過程,也不要重復“材料與方法”等項交待的資料,更不要將結果提升為理論上的結論,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獻。

表與圖設計的基本要求是正確合理,簡明清晰。“自明性”( self-explanatoriness )是衡量表圖的重要標志。所謂“自明性”是指僅通過表與圖就能大體了解研究的內容和結果。

表是簡明的、規(guī)范化的科學用語。一般主張采用三線式表,即表由頂線、標目線、和底線這三條橫線組成框架,兩側應是開口的。頂線與標目之間為欄頭,標目與底線之間為表身。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但欄頭允許在設一條至數條橫線。一般表的行頭標示組別,欄頭標示反應指標。但這種劃分并不是固定的,著者可根據情況靈活安排。表的下方還可以加腳注。

圖是一種形象化的表達方式,它可以直觀的表達研究的結果。通常我們用柱圖的高度表達非連續(xù)性資料的大小,用線圖、直方圖或散點圖表達連續(xù)性或計量資料的變化,用點圖表示雙變量的關系。圖的標題應在圖的下方,注釋可放在柱或線附近。

對于既可用圖也可以用表的資料,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表達形式。一般的說,主要是表示變化趨勢的資料,尤其是連續(xù)的動態(tài)資料,宜采用圖的形式;需表示確切統(tǒng)計量的資料,宜采用表的形式。

結果的寫作一定要采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實性的原則。實驗結果無論是成功或失敗,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價值的。切不可對實驗數據任意增刪、篡改,以符合“正常”結果。這不利于我們全面認識事物和發(fā)現新問題。

臨床療效的論文往往在描述大體結果后附以典型病例,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目前認為,對于某些新發(fā)現的疾。ㄈ艾滋病)或罕見病的療效研究,附以典型病例是必要的。但對于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則不必例舉典型病例。但同樣是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如是介紹新療法和技術時則要附典型病例。典型病例要選有代表性的,例如說某藥治療某病有效,典型病例最好選單獨使用該藥治療顯效的病例,而不要選用合并使用了其他可能也有療效的藥物的病例。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