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slogan
24小時客服熱線: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社區(qū) > 公衛(wèi)醫(yī)師 > 正文

血液保護的主要措施

(1)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科學證據已經證明,放寬輸血適應證對患者不利。因此,應當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杜絕不必要的輸血,既有利于保護患者,又有利于節(jié)約用血。

(2)減少失血:減少手術中不必要的出血是減少異體輸血的關鍵措施。完善、徹底的外科止血是減少手術失血的關鍵。對任何出血都應認真處理,不可忽視長時間手術創(chuàng)面廣泛滲血。調整手術體位和使用止血帶是減少失血的有效方法。局部應用止血藥物、術中控制性低血壓等均為有效的減少失血的綜合措施之一。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如腔鏡手術)能夠顯著減少出血。

(3)自身輸血:自身輸血有3種方法:貯血式自身輸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釋及回收式自身輸血。

1)貯存式自身輸血:術前一定時間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進行保存,在手術期間輸用。只要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Hb:>110g/L或Hct:>0.33,行擇期手術,患者簽字同意,都適合貯存式自身輸血。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釋:在麻醉后、手術主要出血步驟開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液,保存?zhèn)溆?,同時輸入膠體液或等滲晶體液補充血容量,使血液適度稀釋,Hct降低,手術出血時血液的有形成分丟失減少。然后根據術中失血及患者情況將自身血回輸給患者?;颊呱眢w一般情況好,Hb≥110g/L(Hct≥0.33),估計術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慮進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釋。

3)回收式自身輸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患者體腔積血、手術失血及術后引流血液進行回收、抗凝、濾過、洗滌等處理,然后回輸給患者。血液回收必須采用合格的設備,回收處理的血必須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應盡可能將體外循環(huán)后的機器余血回輸給患者。

(4)血液保護藥物的應用:主要有:①術前使用紅細胞生成素或維生素K;②預防性應用抗纖溶藥(6-氨基己酸、抑肽酶);③應用重組因子Ⅶ激活物(rFⅦa)對大型手術的困難止血具有顯著療效。

執(zhí)著到精彩 發(fā)表于 2013-09-26 08:07:18 內容:

輸血不良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中或輸血后發(fā)生的與輸血有關的不良反應。根據其出現時間分為急性反應和遲發(fā)反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湯以恒 執(zhí)業(yè)藥師 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學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驗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