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slogan
24小時客服熱線: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社區(qū) > 臨床檢驗技士/師/主管技師 > 正文

酶活性和質量測定方法及其評價

酶活性和質量測定方法及其評價

1.酶活性測定方法

(1)按反應時間分類法:20世紀50年代以前大都使用固定時間法。這種方法是以酶催化反應的平均速度來計算酶的活性,現(xiàn)多已不用。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采用連續(xù)監(jiān)測法。這種方法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完成,可以測酶反應的初速度,其結果比固定時間法準確,在高濃度標本尤為明顯,但本法也受到反應時間、反應溫度和試劑等的影響,應加以注意。

1)定時法:通過測定酶反應開始后某一時間段內(t1到t2)產物或底物濃度的總變化量來求取酶反應初速度的方法,稱為兩點法,其中t1往往取反應開始的時間。在酶反應一定時間后,往往通過加入強酸、強堿、蛋白沉淀劑等,使反應完全停止,所以也叫中止反應法。

2)連續(xù)監(jiān)測法:又稱為動力學法或速率法、連續(xù)反應法。在酶反應過程中,用儀器監(jiān)測某一反應產物或底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所發(fā)生的改變,通過計算求出酶反應初速度。

3)平衡法:通過測定酶反應開始至反應達到平衡時產物或底物濃度總變化量來求出酶活力的方法,又叫終點法。

(2)按監(jiān)測方法分類法:可分為:①分光光度法;②旋光法;③熒光法;④電化學方法;⑤化學反應法;⑥核素測定法;⑦量熱法。

2.酶質量測定法:隨著免疫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利用酶的抗原性,通過抗原、抗體反應來直接測定酶的質量,直接用質量單位ng/mL、μg/L來表示酶含量的高低。免疫學方法與測定活性方法相比,其優(yōu)點是靈敏度和特異性高,不受體液中其他物質的影響,特別是抑制劑和激活劑的影響,當血液中有酶抑制劑存在,或因基因缺陷,合成了無活性的酶蛋白時,可以測出滅活的酶蛋白量,有利于疾病診斷和科學研究。如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質量測定較活性測定對疾病的診斷價值高。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湯以恒 執(zhí)業(yè)藥師 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學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驗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