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成分提取的溶劑按極性排序:
常用于中藥成分提取的溶劑按極性由弱到強的順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常用的重結(jié)晶溶劑有水、冰醋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和二硫化碳等,常用的有乙醇-水、乙醚-甲醇、醋酸-水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乙醚-丙酮水提醇沉法:在藥材濃縮的水提液中加入數(shù)倍量的乙醇稀釋。(沉淀除去多糖、蛋白質(zhì)等水溶性雜質(zhì)。)
醇提水沉法:在藥材濃縮的水提液中加入數(shù)倍量的乙醇稀釋。(沉淀除去樹脂、葉綠素等水不溶性雜質(zhì)。)
另:醇/醚法、醇/丙酮法。(可使皂苷沉淀析出,而脂溶性的樹脂等雜質(zhì)留在母液中)酸提堿沉:生物堿等堿性成分堿提酸沉:黃酮、蒽醌類等酸性成分內(nèi)酯或內(nèi)酰胺結(jié)構的成分可被皂化溶于水,借此與其他難溶于水的成分分離。
分離難易判定:
β≧100,僅作一次簡單萃取就可實現(xiàn)基本分離;
100>β≧10,通常需萃取10~12次;
β≦2,需萃取100次以β≌1,即KA/KB≌1,則無法分離。
酸性越強,Ka越大,pKa值越小堿性化合物與酸性相反,堿性越強,Ka越小,pKa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