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正祛邪的運用:
扶正:適用于以正氣虛為主要矛盾,而邪氣亦不盛的虛性病證或真虛假實證。
祛邪:適用于以邪實為主要矛盾,而正氣未衰的實性病證或真實假虛證。
扶正與祛邪兼用:適用于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病證。原則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在具體應用時,還要分清是以正為主,還是以邪實為主,以便確定其治法是扶正為主而兼顧祛邪,還是祛邪為主而兼顧正。
先祛邪后扶正:適用于雖然邪盛而正虛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證,或邪盛為主,兩者同時兼顧,則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均應先祛邪而后扶正。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證,瘀血不去,則崩漏難止,故應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補血。
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補后攻,適用于正虛邪實,以正虛為主的病證。
如某些蟲積病人,因正氣太虛弱,不宜驅(qū)蟲,應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氣得到一定恢復之時,然后再驅(qū)蟲消積。
相關資訊
- · 2023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一》高頻考點:中藥的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對因功效
- · 《中藥一》必學考點:中藥功效的分類
- · 對因的功效-2023中藥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記憶技巧
- · 2023《中藥一》必學考點:中藥的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對因功效
- · 《中藥一》考試重點:中藥功效的分類
- · 2022《中藥一》必學考點:中藥的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對因功效
- · 2022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一》高頻考點6:中藥的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
- · 中藥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記憶技巧:對因的功效
- · 《中藥一》知識點:中藥的功效按中醫(yī)治療學分類—對因功效
- · 2022年《中藥綜》第六章 內(nèi)科病-脅痛、積聚 相關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