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1月30日 19:00-21:00
詳情11月10日 19:00-20:00
詳情很多考生都想知道中醫(yī)醫(yī)師考試《方劑學》速記方歌,醫(yī)學教育網整理了“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必考《方劑學》速記方歌匯總”,詳情如下:
十棗湯(《傷寒論》)
【方歌】十棗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與芫花,懸飲內停胸脅痛,水腫腹脹用無差。
黃龍湯(《傷寒六書》)
【方歌】黃龍枳樸與硝黃,參歸甘桔棗生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3.和解劑
小柴胡湯(《傷寒論》)
【方歌】小柴胡湯和解供,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加姜棗,少陽百病此為宗。
蒿芩清膽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方歌】俞氏蒿芩清膽湯,陳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殼兼碧玉,濕熱輕宣此法良。
四逆散(《傷寒論》)
【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疏肝養(yǎng)血兼理脾,丹梔加入熱能排。
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方歌】痛瀉藥方用陳皮,術芍防風共成劑,腸鳴泄瀉又腹痛,治在抑肝與扶脾。
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方歌】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甘草與人參,大棗和之治虛痞,法在降陽而和陰。
4.清熱劑和祛暑劑
白虎湯(《傷寒論》)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氣分大熱此方清,熱渴汗出脈洪大,加入人參氣津生。
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方歌】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養(yǎng)陰津。
清營湯(《溫病條辨》)
【方歌】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煩渴眠不寧,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犀角地黃湯(《外臺秘要》)
【方歌】犀角地黃芍藥丹 血熱妄行吐衄斑,蓄血發(fā)狂舌質絳 涼血散瘀病可痊。
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上,中焦燥實服之消。
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方歌】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參僵蠶入,大頭瘟毒服此先。
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方歌】導赤生地與木通,草稍竹葉四般攻,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龍膽瀉肝湯(《醫(yī)方集解》)
【方歌】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方歌】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參茯知芩皆可入,肺熱喘嗽此方施。
清胃散(《脾胃論》)
【方歌】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平胃熱,口瘡吐衄及牙宣。
玉女煎(《景岳全書》)
【方歌】石母賣地一頭牛,胃熱津枯玉女愁。
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方歌】芍藥芩連與大黃,桂甘檳木及歸身,清熱燥濕調氣血,濕熱痢疾宜煎嘗。
白頭翁湯(《傷寒論》)
【方歌】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佐秦皮,清熱解毒并涼血,赤多白少膿血痰。
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方歌】青蒿鱉甲知地丹,熱自陰來仔細看,夜熱早涼無汗出,養(yǎng)陰透熱服之安。
當歸六黃湯(《蘭室秘藏》)
【方歌】東垣當歸六黃湯,芪柏芩連二地黃,倍用黃芪為固表,滋陰清熱斂汗強。
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三物香薷豆樸先散寒化濕功效兼。
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方歌】王氏清暑益氣湯,善治中暑氣津傷,洋參冬斛荷瓜翠,連竹知母甘粳襄。
5.溫里劑和表里雙解劑
理中丸(《傷寒論》)
【方歌】理中丸主理中鄉(xiāng),甘草人參術干姜,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扶陽。
吳茱萸湯(《傷寒論》)
【方歌】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姜溫胃好,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皆能保。
大柴胡湯(《金匱要略》)
【方歌】大柴胡湯用大黃,枳實芩夏白芍將,煎加姜棗表兼里,妙法內攻并外攘。
6.補益劑
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
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參苓白術散扁豆,山藥甘蓮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肺。
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方歌】補中益氣芪術陳,升麻柴草當歸參,清陽下陷能升舉,甘溫除熱誠可珍。
歸脾湯(《濟生方》)
【方歌】歸脾湯中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隨,酸棗木香龍眼肉,兼加姜棗調脾神。
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傷寒論》)
【方歌】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地膠棗麻仁襄,心動悸兮脈結代,虛勞肺痿俱可嘗。
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方歌】大補陰丸知柏黃,龜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熱,陰虛火旺制亢陽。
一貫煎(《續(xù)名醫(yī)類案》)
【方歌】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腎氣丸(《金匱要略》)
【方歌】金匱腎氣治腎虛,熟地淮藥及山萸,丹皮苓澤加附桂,引火歸原熱下趨。
地黃飲子(《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方歌】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茯,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生姜大棗服。
7.固澀劑、安神劑
九仙散(《衛(wèi)生寶鑒》)
【方歌】九仙散用烏梅參,桔梗桑皮粟殼君,貝母款冬膠五味,斂肺止咳益氣陰。
真人養(yǎng)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真人養(yǎng)臟訶粟殼,肉蔻當歸桂木香,術芍參甘為澀劑,脫肛久痢早煎嘗。
四神丸(《證治準繩》)
【方歌】四神故紙與吳萸,肉蔻五味四般齊,大棗生姜同煎合,五更腎瀉最相宜。
固沖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方歌】固沖湯中芪術龍,牡蠣海蛸五倍同,茜草山萸棕炭芍,益氣固沖治血崩。
固經丸(《丹溪心法》)
【方歌】固經龜板芍藥芩,黃柏椿根香附應,陰虛血熱經量多,滋陰清熱能固精。
朱砂安神丸(《內外傷辨感論》)
【方歌】朱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生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鎮(zhèn)心泄火可復康。
天王補心丹(《校注婦人良方》)
【方歌】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三參桔梗竹砂味,遠志茯苓共養(yǎng)神。
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方歌】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養(yǎng)血除煩清內熱,安然入睡夢鄉(xiāng)甜。
8.理氣劑和理血劑
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方歌】半夏厚樸與紫蘇,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氣聚成梅核,降逆開郁氣自舒。
厚樸溫中湯(《內外傷辨惑論》)
【方歌】厚樸溫中陳草苓,干姜生姜一齊熬,行氣燥濕蔻木香,脘腹脹痛服之消。
天臺烏藥散(《圣濟總錄》)
【方歌】天臺烏藥木茴香,川棟檳榔巴豆姜,再用青皮為細末,一錢酒下痛疝嘗。
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蘇子降氣半夏歸,前胡桂樸草姜依,上盛下虛痰嗽喘,亦有加參貴合機。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方歌】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杏黃芩兼甘草,肺寒膈熱喘哮嘗。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方歌】旋覆代赭用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重以鎮(zhèn)逆咸軟痞,痞硬噫氣力能禁。
桃核承氣湯(《傷寒論》)
【方歌】桃核承氣五般奇,甘草硝黃并桂枝,熱結膀胱少腹脹,如狂蓄血最相宜。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方歌】血府逐瘀歸地桃,紅花枳殼膝芎饒,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勞。
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
【方歌】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復元活血湯(《醫(yī)學發(fā)明》)
【方歌】復原活血用柴胡,花粉當歸山甲入,桃仁紅花大黃草,損傷瘀血酒煎祛。
溫經湯(《金匱要略》)
【方歌】溫經湯用萸桂芎,歸芍丹皮姜夏冬,參草益脾膠補血,調經重在暖胞宮。
生化湯(《傅青主女科》)
【方歌】生化湯宜產后嘗,歸芎桃草炮干姜,尚因乳少豬蹄用,通草同煎是妙方。
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
【方歌】金匱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藥和牡丹,等份為末蜜丸服,緩消癥塊胎可安。
十灰散(《十藥神書》)
【方歌】十灰散用大小薊,荷葉茅茜棕丹皮,山梔大黃俱為灰,上部出血此方宜。
黃土湯(《金匱要略》)
【方歌】黃土湯中芩地黃術附阿膠甘草嘗。
9.治風劑和治燥劑
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川芎茶調散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風攻上,正偏頭痛悉能康。
消風散(《外科正宗》)
【方歌】消風止癢祛風濕,木通蒼術苦參知,荊防牛蒡蟬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大秦艽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方歌】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苓甘術,風邪散見可通嘗。
小活絡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小活絡丹天南星,二烏乳沒地龍并。
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方歌】俞氏羚角鉤藤湯,桑葉菊花鮮地黃,芍草茯神川貝茹,涼肝增液定風方。
鎮(zhèn)肝熄風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方歌】鎮(zhèn)肝熄風芍天冬,玄牡茵陳赭膝龍,龜板麥芽甘草楝,肝風內動有奇功。
天麻鉤藤飲(《中醫(y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
【方歌】天麻鉤藤石決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梔子黃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寧。
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方歌】大定風珠雞子黃,膠芍三甲五味襄,麥冬生地麻仁草,滋陰息風是妙方。
杏蘇散(《溫病條辨》)
【方歌】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清宣溫潤治涼燥,止咳化痰病自痊。
清燥救肺湯(《醫(yī)門法律》)
【方歌】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霜收下干桑葉,解郁滋干效可夸。
桑杏湯(《溫病條辨》)
【方歌】桑杏湯中象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身熱咽干咳痰少,辛涼甘潤燥能醫(yī)。
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方歌】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宜煎嘗。
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
【方歌】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10.祛濕劑和祛痰劑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藿香正氣大腹蘇,甘桔陳苓術樸俱,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驅。
三仁湯(《溫病條辨》)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樸夏白通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溫初起法堪遵。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歌】八正木通與車前,萹蓄大黃滑石研,草稍瞿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甘露消毒丹(《醫(yī)效秘傳》)
【方歌】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化濕木通菖,芩翹貝母射干薄,濕溫時疫是主方。
當歸拈痛湯(《醫(yī)學啟源》)
【方歌】當歸拈痛羌防升,豬澤黃芩葛茵陳,二術知苦人參草,瘡瘍濕熱服皆應。
真武湯(《傷寒論》)
【方歌】真武湯壯腎中陽,茯苓術芍附生姜。
實脾散(《重訂嚴氏濟生方》)
【方歌】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寇附姜兼厚樸,虛寒陰水效堪夸。
完帶湯(《傅青主女科》)
【方歌】完帶湯中二術陳,車前甘草和人參,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濕止帶次方金。
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
【方歌】蔓芎藁草防二活勝濕湯。
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方歌】溫膽湯中苓夏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眠舌苔膩,此系膽虛痰熱擾。
清氣化痰丸(《醫(yī)方考》)
【方歌】清氣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實瓜蔞實,芩苓姜汁為糊丸,氣順火消痰自失。
11.消食劑、驅蟲劑和治癰瘍劑
保和丸(《丹溪心法》)
【方歌】保和神曲與山楂,苓夏陳翹萊菔加,曲糊為丸麥湯下,亦可方中用麥芽。
健脾丸(《證治準繩》)
【方歌】健脾香砂四君先,三仙山陳肉蔻連。
烏梅丸(《傷寒論》)
【方歌】烏梅丸用細辛桂,人參附子椒姜繼,黃連黃柏及當歸,溫藏安蛔寒厥劑。
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
【方歌】金匱大黃牡丹桃,冬瓜仁又加芒硝。腸癰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膿服之消。
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方歌】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歸陳草芍加,貝母天花兼乳沒,穿山角刺酒煎加。
陽和湯(《外科全生集》)
【方歌】陽和湯方治陰疽,鹿膠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溫補通滯瘡自愈。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小編推薦:
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實施細則全文發(fā)布,關于醫(yī)師培訓和考核新要求有哪些?
2021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實施細則公布,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規(guī)則變化解讀
醫(yī)師法(草案)第一章總則規(guī)定,每年8月19日為中國醫(yī)師節(jié)
上文“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必考《方劑學》速記方歌匯總”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更多醫(yī)考信息、政策新聞、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11月30日 19:00-21:00
詳情11月10日 19:00-20: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