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考生準備了復習資料《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2019活血止痛藥:蓍草》,希望大家借此進一步認識學習蓍草的形態(tài)、性狀、歸經、藥理及相關藥方。小編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19年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核。
相關閱讀:2019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核《中藥知識》活血化瘀藥歷年考點小結
【中藥名】蓍草
【別名】一枝蒿、鋸齒草、蜈蚣蒿、飛天蜈蚣。
【英文名】Achillis Herba。
【來源】菊科植物蓍草Achillea alpinaL.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1.5米。莖直立,被疏貼生長柔毛。葉互生,長線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0.7——1.5厘米,羽狀中深裂,裂片線形,銳尖,有不等鋸狀齒,上面近無毛,有腺點或無腺點;無柄。頭狀花序,直徑7——9毫米,排成寬約4厘米的圓錐傘房狀;總苞鐘形,總苞片3層,覆瓦狀,寬披針形;托片與總苞片相似;舌狀花5——11朵,舌片白色,卵形,長2——3毫米,先端3小齒;筒狀花白色。瘦果寬倒披針形,有翅,無冠毛。花期6——9月,果期9——11月。
【產地分布】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生于山坡草叢、溝谷濕地或灌木叢中。在國內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季花初開時采收,洗凈,曬干。
【藥材性狀】莖深灰綠色至淺棕綠色,圓柱形,長30——100厘米,有明顯棱線。葉多卷縮,灰綠色或稍深,質脆易碎?;ㄐ蛑兄饕獮榈厣偘⒂猩贁?shù)黃白色舌狀花留存。氣微,味微辛。
【性味歸經】性平,味酸、苦。歸肺經、脾經、膀胱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經。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臨床應用】用量3——10克,水煎服。臨床多用于經閉腹痛、急性腸炎、闌尾炎、扁桃體炎、乳腺炎、跌打損傷和毒蛇咬傷等。
【藥理研究】有鎮(zhèn)靜、解熱、鎮(zhèn)痛作用;抗菌,抗炎。10%鮮草醇溶性部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全草含揮發(fā)油、有機酸及其生物堿、琥珀酸、延胡索酸、a-呋喃甲酸、烏頭酸、香豆素類和氨基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婦忌用。
【相關藥方】①治感冒發(fā)熱,頭痛:蓍草15克,水煎服;或蓍草12克,菊花6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②治頭風,年久頭風痛:蓍草搗絨絞汁,滴耳心。(《貴州草藥》)
③治風火牙痛:蓍草搗絨,揉擦兩太陽穴。如痛不止,再取葉塞于痛處。(《貴州草藥》)
④治風濕疼痛:蓍草30——60克。煎水熏洗。(《內蒙古中草藥》)
⑤治經閉腹痛:蓍草葉10——1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⑥治跌打損傷:蓍草全草30克。泡酒涂擦。(《貴陽民間藥草》)
⑦治痔瘡出血:蓍草9克,敗醬草12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⑧治腫毒:蓍草葉10——1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2019活血止痛藥:蓍草》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一定幫助。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試備考資料欄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