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針對埃希菌屬的微生物學檢驗如下,請各位考生仔細查看。
1.標本采集:
腸道感染可采集糞便;腸道外感染可根據臨床感染情況采集中段尿液、血液、膿汁、膽汁、腦脊液、痰、分泌液等。
2.檢驗方法及鑒定:
(1)涂片與鏡檢:膿汁及增菌培養(yǎng)物發(fā)現單一革蘭陰性桿菌,可初步報告染色、形態(tài)、性狀供臨床用藥參考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分離培養(yǎng):糞便標本可用弱選擇鑒別培養(yǎng)基進行分離,膿汁等可用血平板分離,取可疑菌落進行形態(tài)觀察及生化反應。
(3)鑒定
1)初步鑒定:根據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的菌形及染色反應,取純培養(yǎng)物作生化反應。凡符合KIA:A/A或K/A、產氣或不產氣、H2S-;MIU:動力+或-、吲哚+、脲酶-;氧化酶-,IMViC:++——,可鑒定為大腸埃希菌。
2)致病性大腸埃希菌:
EPEC的鑒定:
EIEC的鑒定:應與志賀菌相鑒別,兩者的主要鑒別試驗可用醋酸鈉和葡萄糖銨利用試驗及粘質酸鹽產酸三種試驗。大腸埃希菌均為陽性,而志賀菌均為陰性。
ETEC毒素的檢測:采用改良Elek法測定LT并采用乳鼠胃內灌注法檢測ST.
EHEC的血清學鑒定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EAEC的鑒定:檢測細菌對HEP-2細胞或Hela細胞的粘附性。
腸道外感染,經涂片染色,分離培養(yǎng)后,生化鑒定到種;由于大腸埃希菌是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主要產酶株,該酶由質粒介導。對ESBLs產酶株所致感染需要采用碳青酶烯類或內酰胺類抗生素/酶抑制劑或頭霉菌素類進行治療。腸道內感染還需做血清分型、毒素測定或毒力試驗。食物、飲料、水等衛(wèi)生細菌學檢查,主要進行大腸菌群指數檢測。
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教育網提供檢驗技士、檢驗技師、檢驗主管技師高頻考點、備考技巧、政策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