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纈沙坦降低升高的血壓,同時不影響心率。對大多數(shù)患者,單劑口服2小時內(nèi)生產(chǎn)降壓效果,4-6小時達作用高峰,降壓效果維持至服藥后24小時以上。治療2-4周后達最大降壓療效,并在長期治療期間保持療效。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可進一步顯著增強降壓效果。突然終止纈沙坦治療,不引起高血壓“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纈沙坦不影響高血壓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
纈沙坦口服后吸收迅速,其吸收量差異很大,平均絕對生物利用度為23%(23±7),在研究的劑量范圍內(nèi),藥代動力學曲線呈線性。每天服用一次時,纈沙坦很少引起蓄積,在男性和女性中,血漿濃度相似。進餐時服用纈沙坦,使AUC減少48%,血藥濃度峰值(Cmax)減少59%。無論是否進餐時服用,8小時后的血藥濃度相似。AUC或Cmax減少對臨床療效無明顯影響,本品可以進餐時或空腹服用。
分布:纈沙坦絕大部分(94-97%)與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結(jié)合,1周內(nèi)達穩(wěn)態(tài)。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約為17升,與肝血流量(30升/小時)相比,血漿清除速度相對較慢(大約2升/小時)。
纈沙坦以多指數(shù)衰變動力學代謝(α相半衰期<1小時,終末半衰期約9小時)。纈沙坦主要以原型排瀉,70%從糞便排出,30%從尿排出。
老年人:與青年志愿者相比,一些老年人(>65歲)纈沙坦全身組織濃度稍增高,但無臨床意義。
腎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纈沙坦僅有30%從腎排泄,腎功能與纈沙坦組織濃度間無明確相關性。因此,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必調(diào)整劑量(對嚴重腎衰,見禁忌)。尚未見關于透析患者的研究,但鑒于纈沙坦與血清蛋白高度結(jié)合,不大可能經(jīng)透析清除。
肝功能不全者:大約70%的纈沙坦以原型經(jīng)膽汁排泄,纈沙坦不經(jīng)生物轉(zhuǎn)化,因此,纈沙坦全身組織濃度與肝功能不全無關。對非膽管源性、無淤膽的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必調(diào)整劑量。膽汁性肝硬變或膽道梗阻患者,纈沙坦的AUC增加約1倍。
口服吸收快,2 h達峰值,血漿濃度以雙指數(shù)方式下降,分布相和消除相的平均半衰期分別小于1 h和6~7 h,重復或qd給藥動力學沒有改變,藥物在體內(nèi)無蓄積。平均藥物體內(nèi)總量以曲線下面積AUC表示,其增加大小與測定范圍內(nèi)的劑量成正比。單劑量靜注后,人的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約為17 L,血漿清除率為2.2 L/h。靜注時30%,口服時10%的藥物以原形從尿排出,其余從膽汁排出。同食物一起服用后,維爾坦的吸收減少46%。低血藥濃度阻礙了對外源性血管緊張素Ⅱ的反應。因此,進食并未顯著影響這一藥效學效應,維爾坦的藥代動力學不受年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