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又稱《針經》、《九針》,是現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
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在針灸學上有絕對權威。
明代馬蒔編《靈樞注證發(fā)微》,是歷史上全注《靈樞》的第一人。
《靈樞》《素問》是我國兩部理論醫(yī)著,始見于《黃帝內經》。公元六世紀,全元起對《素問》進行了全面注釋。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寶興元年(公元762年)啟玄子王冰對《素問》重新加以編次,加上大量注語,并根據其先師張公所藏的秘本等補入七篇,作為亡佚的第七卷內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問》由原來的九卷,擴充到二十四卷。從此《素問》一書流布日廣。北宋政府設立校正醫(yī)書局,林億等對王冰所注的《黃帝內經素問》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校勘注釋,遂稱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又稱“新校正”本《素問》。成為后世研究,注釋《素問》的主要版本?!鹅`樞》等多種書名的傳本,但后來均已失傳。
南宋紹興乙亥(1135年)史崧氏將家藏《靈樞》九卷重新校訂,也擴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從此《靈樞》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后盡管出現過十二卷本等各種刊本,但皆以此為據。此后《靈樞》《素問》流傳了許多版本。明。吳昆《素問注》,清。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高世栻《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黃元御《素問懸解》、《靈樞懸解》,張琦《素問釋義》,陳修園《靈樞素問集注》,鄂爾泰等奉敕撰《素問直解》九卷,高世栻撰《素問集注》九卷,張志聰撰《素問懸解》十三卷。黃元御撰《素問釋義》十卷。張琦撰《素問校義》一卷,陸懋修撰《靈樞經集注》九卷,張志聰撰《靈樞懸解》九卷,黃元御撰《素問靈樞類纂》九卷,汪昂撰《靈樞素問》淺注十二卷還有節(jié)要注釋《內經》的,如元。滑壽《續(xù)素問鈔》,黃俅《黃帝內經素問節(jié)文注釋》,明。李中梓《內經知要》,清。汪昂《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陳念祖《靈樞素問節(jié)要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