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將親見諸臟腑顯隱之形,繪于其后。計四十二件。
左氣門、右氣門兩管歸中一管入心,由心左轉出橫行后接衛(wèi)總管。心長在氣管之下,非在肺管之下,心與肺葉上棱齊。
肺管至肺分兩權,入肺兩葉,直貫到肺底皆有節(jié)。管內(nèi)所存皆輕浮白沫,如豆腐沫有形無體。兩大葉大面向背,小面向胸,上有四尖向胸,下一小片亦向胸。肺外皮實無透竅,亦無行氣之二十四孔。
膈膜以上僅止肺、心、左右氣門,余無他物。其余皆膈膜以下物,人身膈膜是上下界物。
肝四葉,膽附于肝右邊第二葉,總提長于胃上,肝又長于總提之上,大面向上,后連于脊,肝體堅實,非腸、胃、膀胱可比,絕不能藏血。
胃府之體質(zhì),上口賁門在胃上正中,下口幽門亦在胃上偏右,幽門之左寸許名津門,胃內(nèi)津門之左有疙瘩如棗名遮食,胃外津門左名總提,肝連于其上。胃在腹是平鋪臥長,上口向脊,下口向右,底向腹,連出水道。
脾中有一管,體像玲瓏,易于出水,故名瓏管。脾之長短與胃相等,脾中間一管,即是瓏管,另畫瓏管者,謂有出水道,今人易辨也。
氣府俗名雞冠油,下棱抱小腸,氣府內(nèi)、小腸外乃存元氣之所,元氣化食,人身生命之源全在于此。此系小腸,外有氣府包裹之。
中是瓏管,水由瓏管分流兩邊出水道,由出水道滲出,泌入膀恍為尿。出水道中有四血管,其余皆系水管。
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名曰闌門,大腸下口即肛門。
膀胱有下口,無上口,下口歸玉莖。精道下孔亦歸玉莖,精道在婦女名子宮。
兩腎凹處有氣管兩根,通衛(wèi)總管,兩傍腎體堅實,內(nèi)無孔竅,絕不能藏精。
舌后白片,名曰會厭,乃遮蓋左右氣門。喉門之物。
古人言經(jīng)絡是血管,由每臟腑向外長兩根。惟膀胖長四根。余親見廳余臟腑,并無向外長血管之形,故書于圖后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