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享遐齡,長生不老,甚至得道成仙,乃是歷朝皇帝夢寐以求的愿望。其中,煉丹以求長生,自秦漢到明在有些朝代宮中都十分盛行,但是,清代有關煉丹之術以及皇家服用金石之記載則少發(fā)現(xiàn)。清代,皇家尋求長壽之法不在于煉丹,而在于養(yǎng)生和服用補益藥物。清朝皇帝中,自雍正以下,均十分重視藥餌的補益與調理。雍正帝雖政蘇繁多,但對具有補益長壽功用的龜齡集仍十分重視,時常親自過問龜齡集之炮灸、儲存、賞賜等情況。而壽至耄耋的乾隆帝,對于補益長壽更是十分推崇。
明代中葉,公元1522年,朱元璋八世孫朱厚熄(嘉靖皇帝)繼皇兄皇位15歲登基,29歲臥床不起,且無嗣,朝綱不振,群臣百憂,嘉靖遂下詔全國各地名醫(yī),廣集長生不老醫(yī)方,以傳皇室血脈,方士邵元節(jié)和陶仲文以《云笈七箋》的老君益壽散作基礎,又從眾多滋補藥品中取長補短加以增刪,制成了號稱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獻給皇上,嘉靖皇帝服用后,至50歲時,連續(xù)生了8個皇子,5位公主,且身體強健,嘉靖皇帝大喜,遂將此丹取名“龜齡集”,以示服之可以獲致像龜那樣的高齡。
在古代增“龜”是被列為“四靈”(龍鳳龜麟)之一,有著祥瑞象征,相傳它的年齡是以百年千年計算的。為獎嘉方士邵元節(jié)獻神丹有功,嘉靖下旨封邵元節(jié)為朝廷二品官爵,位躋三孤。
清朝年間,河南巡撫曾因護駕立大功一次,雍正皇帝頒旨嘉獎其“宮廷御用圣藥‘龜齡集’三錢(舊制)”,此舉轟動朝中百官。乾隆帝享年89歲,是我國歷代皇帝中壽命最長的,他自己亦十分得意,常將自己的長壽引以為自豪,相繼篆刻“古稀天子之寶”、“八徵耄念之寶”、“十全老人之寶”等印章,尊為“天眷”,隨身攜帶,備加厚愛,以志其牙之永。據(jù)金梁所著《清帝外紀》記載:英國公使嘎爾尼在祝賀乾隆帝83歲壽誕之日,曾目睹乾隆帝的風采,后在其日記中寫道:“觀其風神,年雖83歲,望之如60許人,精神矍鑠??梢粤桉{少年……”查閱乾隆皇帝的臨終脈案記錄,并未得過什么大病、重病,乾隆帝長壽的原因,除了他經(jīng)常習武鍛煉身體之外,同常服補益滋養(yǎng)強劑有很大關系。據(jù)宮中《龜齡集方藥原委》說明:龜齡集方中,以補腎助陽藥居多,每服五錢,用黃酒吞下,服后即全身發(fā)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百竅通和,丹田微暖,委陽立興。另據(jù)清官醫(yī)案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yī)研究院研究員陳可冀教授談清代帝、后養(yǎng)生保健時指出:慈禧垂簾聽政多年、統(tǒng)治中國達48年之久,光緒登基那年,慈禧不過40歲,便患有“心脾不足”之癥,但慈禧很會保養(yǎng),慈禧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人的壽命平均不過40歲左右,而慈禧之所以長壽,與她長期服用長壽補益藥是分不開的。
據(jù)太平天國史料記載:當太平天國大軍攻克南京后,分兵北上,天王洪秀全命其部將孫某在攻克山西時,必須擁重兵保護制造龜齡集、定坤丹的太谷廣升號藥店,并將其制藥成員及設備全部遷移南京,以設立天國太醫(yī)院,后因太平軍失敗,孫某陣亡而使龜齡集、定坤丹南遷計劃落空。由此可見,龜齡集、定坤丹在當時已享譽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