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全國技能繳費時間>> | 最新版大綱/教材變動>> | 醫(yī)師“搞”分秘籍資料>> |
2019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備考階段考生經常會有復習過的知識遺忘的問題,想要讓學過的知識牢牢地記在腦子里就要進行多輪復習。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醫(yī)助理醫(yī)師《針灸學》備考考點:腧穴”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考頻指數】★★★★
【考點精講】
腧穴的發(fā)展
《內經》論及穴名約160個,并有腧穴歸經的記載。晉代皇甫謐所著《針灸甲乙經》記載周身經穴名349個,除論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領外,并對腧穴的排列順序進行了整理,為腧穴學理論和針灸實踐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宋王惟一對腧穴重新進行了考定,撰寫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詳載了354個穴名。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經發(fā)揮》載經穴穴名亦為354個,并將全身經穴按循行順序排列,稱“十四經穴”。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載經穴名359個,并列舉了辨證選穴的范例,充實了針灸辨證施治的內容。清代李學川《針灸逢源》定經穴穴名361個,并延續(xù)至今。本教材增加了一個經穴,使經穴數目達362個。
腧穴的分類
人體的腧穴大體上可歸納為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
1.十四經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稱和位置,且歸屬于十二經和任脈、督脈的腧穴。
這類腧穴具有主治本經和所屬臟腑病證的共同作用,因此,歸納于十四經脈系統(tǒng)中,簡稱“經穴”。十四經穴共有361個,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稱,又有明確的位置,但尚未歸入或不便歸入十四經系統(tǒng)的腧穴。這類腧穴的主治范圍比較單純,多數對某些病證有特殊療效,因而未歸入十四經系統(tǒng),故又稱“經外奇穴”。歷代對奇穴記載不一。目前,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批準發(fā)布的《經穴部位》,對48個奇穴的部位確定了統(tǒng)一的定位標準。
3.阿是穴 是指既無固定名稱,亦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針灸施術部位的一類腧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壓痛點”等。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載:“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無一定數目。
【進階攻略】
腧穴的分類是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
上文“”中醫(yī)助理醫(yī)師《針灸學》備考考點:腧穴”,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輔導精華欄目。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