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輕重程度不同。2~4歲為兒童語言發(fā)育階段,小兒對周圍事物興趣很濃,但語言功能尚不成熟,所以講話時會出現(xiàn)口吃,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隨年齡的增長,口吃就會消失,所以口吃一般不會引起家長注意。但實際上口吃本身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導致不良心理的產生,應該重視。
口吃的原因除2~4歲語言發(fā)育階段的生理因素外,還可能是語言發(fā)育階段,模仿別人口吃形成習慣,也可能是重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引起,還可能是患百日咳、流感、麻疹、猩紅熱或大腦創(chuàng)傷后,大腦皮質功能活動性減低,容易緊張過度導致口吃。
有口吃的兒童上學后,常常不能很好地回答老師提問,不能很好地與同學交談,由此可能受到同學們的嘲笑,給患兒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小兒因講話時怕被人嘲笑,情緒緊張口吃更嚴重,時間久了,小兒不愿參加集體活動,變得孤獨、自卑、情緒不穩(wěn)、焦慮,重者食欲減退、失眠,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小兒的學習和社會交往。由于不能廣泛地獲取知識,就會間接地影響智力的發(fā)展。學齡前兒童,不良情緒本身就可能影響到大腦的正常發(fā)育,導致智力障礙。
因此我們廣大家長要了解小兒口吃的原因,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父母要加倍關心小孩,千萬不能嫌棄和訓斥,讓孩子精神放松,有話慢慢講,先在家中練習,然后到人較多的地方練,不斷地給予鼓勵表揚。老師對有口吃的小孩應在課后個別提問,口吃好轉后鼓勵小兒在課堂上發(fā)言。藥物治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小劑量溴劑、利眠寧等,減輕肌肉和呼吸緊張,增強訓練效果。還可針刺內關、上廉泉、頰車等穴位,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