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痿病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主要表現(xiàn)為手不能握,足不能行,肌肉消瘦呈枯萎狀態(tài)。
西醫(yī)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及此神經末梢病變引起的肢體運動障礙性疾病,如肌營養(yǎng)不良、脊髓炎、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神經炎、腦炎后遺癥及外傷性截癱等,均可參照痿病治療。
【病因病機】
痿病原因十分復雜。多由正氣不足,感受濕熱毒邪或高熱不退,或病后余熱燔灼傷津耗氣,津液不能輸布以濡潤臟腑,筋脈失養(yǎng),而肺熱傷津,肢體痿弱不用形成痿病?;蚓镁訚竦? 涉水冒寒,濕邪留而不去,郁久化熱;或因飲食不節(jié),脾胃所傷,濕從內生,蘊濕積熱,浸淫筋脈,使筋脈弛縱不收而生痿病?;蚓貌◇w虛或勞傷過度,精損難復,肝腎虧虛,精血虧損。筋脈失養(yǎng),亦可發(fā)生痿病。或跌打損傷,瘀血內積,經脈筋骨不得濡養(yǎng)而成痿病。
【辨證論治】
主癥:四肢筋肉弛緩無力,失去活動功能。初起多有發(fā)熱,繼則上肢或下肢,偏左或偏右,痿軟無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動,肌肉日漸消瘦,并有麻木、發(fā)涼等。與痹癥的酸痛、活動受限不同。如肺胃熱盛,則發(fā)熱咳嗽,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如濕熱侵淫,則身重,胸脘痞悶,小便赤澀熱痛,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如脾胃虛弱,精微不運則納差氣短,腹脹便溏,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脈細數(shù)。如肝腎虧損,則腰脊酸軟,眩暈耳鳴,遺精早泄或月經不調,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如外傷筋骨,則有外傷史,肢體麻木不仁或知覺全無,脈沉細。
分析:痿證是由于經脈筋骨失于濡養(yǎng)所致,屬肺胃熱盛者,是溫熱外襲而發(fā)熱,熱傷肺胃,筋脈失養(yǎng)而致痿,熱盛津傷則心煩口渴而咽干,肺被熱灼,肺氣失宣故咳嗽,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為熱盛傷津之象。屬濕熱侵淫者,是由于濕熱阻滯氣血運行,四肢痿弱,感覺障礙。濕邪困脾則身重,胸脘痞悶。濕熱下注則小便赤澀熱痛。苔黃膩,脈濡數(shù)皆為濕熱之象。屬脾胃虛弱者,是由于化源不充,宗筋失養(yǎng)而致痿。脾失健運則納差。清陽不升則腹脹,便溏。氣虛血少則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脈細數(shù)是脾虛,氣血不足之象。屬肝腎不足者,是由于肝虛不能主筋而筋脈萎弱,腎虛不能主骨而骨軟筋弛所致。腎虛不能封藏故遺精早泄,肝腎虧虛,精血不能上承而頭暈耳鳴。舌紅脈細數(shù)皆為陰虛之象。屬跌仆外傷者,是由于跌打損傷后,傷處瘀血內積,阻滯筋脈,筋骨失養(yǎng)而致。
治則:調和氣血,濡養(yǎng)筋脈。
處方:取足陽明經腧穴為主。肺胃有熱及濕熱單針不灸,用瀉法,脾胃虛弱及肝腎不 足針用補法并灸,外傷可補瀉兼施。穴取手三里、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 陽陵泉。 肺熱加尺澤,濕熱加陰陵泉,脾胃虛弱加三陰交,肝腎不足加肝俞,外傷加膈俞、血海。
方義: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稱五臟六腑之海,主潤澤和調養(yǎng)宗筋。陽明與沖脈、帶脈、督脈聯(lián)系交會,故痿證治療,當以調整陽明為主,組方旨在調脾胃,補氣血,潤宗筋,養(yǎng)肌肉,利關節(jié)。佐陽陵泉舒筋通絡。肺熱加肺之合穴尺澤宣肺清熱,濕熱加陰陵泉健脾除濕,脾胃虛弱加三陰交健脾益氣、肝胃不足取其背俞,滋養(yǎng)肝腎。另外,還可根據(jù)發(fā)病情況酌選患部腧穴。
【其他療法】
耳針:取受累相應部位、肺、胃、肝、腎。方法:每次選3——5穴,毫針刺,每次留針20分鐘,每日1次,或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1次。
頭針:取頂中線,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方法:用28——30號長1.5寸毫針刺入頭皮下,快速持續(xù)捻轉2——3分鐘,每次留針5——10分鐘,反復操作2——3次,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電針:參照前述穴位。方法:針刺得氣后,連接電針機,選好波型,每日1次,留針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穴位注射:參照前述穴位。方法:用維生素B1或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按語】
針灸治療痿證中某些疾患可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療程要多。治療時可配合藥物、理療、推拿以提高療效。必須結合自身功能鍛練。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